- ·上一篇文章:高考数学决胜800题电子版(决胜高考800题 数学)
- ·下一篇文章:高三数学最后冲刺怎么冲(高三数学冲刺备考计划与措施)
高考语文作文提纲怎么写(高中语文提纲的基本格式)
作者:佚名
距离高考还有10天时间,密集考试阶段已经结束,之后的复习进入了保温和总结提升阶段,我们让学生把本学期做过的卷子按时间顺序装订起来,开始系统温习和巩固,主要集中在“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表达”和“作文”四个板块。
在复习过往卷子的时候,我们把每一板块的知识框架、命题解题规律又做了提纲挈领的说明,现在分述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查要领:信息比较——选项是否符合文本(合文),选项是否符合设问角度(合问)。
“合文”情况由浅入深依次为:(1)选项与文本基本一致,在文本中能找到与选项一一对应的语词;(2)选项是对文本若干内容的整合,或者赋予有关内容一定的逻辑关系,在文本中能找到选项中的只言片语;(3)选项是对文本有关概念和语句的理解、解释,或者是依据文本有关内容的推理,在文本中找不到选项中的一些语词。
不合文的情况常见有以下几种:(1)偷换概念;(2)忽略限制;(3)张冠李戴;(4)无中生有;(5)强加因果;(6)理解有误。
考场上操作:先读文本,再做题。
静心阅读两遍文本:
第一遍精读——圈点勾画关键信息,包括概念性词语、限制性词语、表示作者观点态度的语词等。
第二遍通读——理清文脉,确定话题,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
精读是微观的理解,通读是宏观的把握,两者结合才能顺利解题。
文言文阅读
在考场上,文言文阅读解题可与现代文有所不同:我们不妨先阅读第三个题目——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以便帮助我们解读文本。
文言文阅读八字方针: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以时间、地点和官职的变化为线索,把文本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片段,再分别勾画阅读。
高考文言文本多选用“人物传记”,需留意三个方面的问题:(1)传记开头一般介绍人物的姓字、籍贯、出身等,介绍出身时不可避免提及传主的父辈祖辈,做题时避免犯张冠李戴的错误;(2)行文中有时会出现“初”“先是”等词语引领的片段,这往往是插叙或补叙的标志,做题时不要混淆了时间;(3)留意一下文本的出处,有时可据此帮助我们判断语言的风格、用词的习惯以及文化制度背景等。
1、文言词语的考查:以文言实词为主,兼顾虚词。
解决文言词语,一靠“积累”,二靠“推断”。推断分为语法推断和语意推断两种:语法推断指的是根据加点词的词性、句子成分或对称结构推断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语意推断就是把语句放回文本中,根据上下文内容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2、人物特点的考查:主要判断人物的性格、品质、才能和成就。
人物特点有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种,复合型的特点,一般只要包含其中任何一面即可。
注意题干的三种设问方式:“全都表明”“直接表明”“侧面表明”。
做题时,为避免张冠李戴,要把题面中给出的6个项目放回文本中一一排查,分别打√和×,最后选出答案。
3、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主要是对人物和事件的概括分析。
选项中一般先概括表述,再具体解说。命题时一般概括处不设错误,错误在具体分析的表述中,有三种:(1)关键词语理解有误;(2)张冠李戴(时间、地点、官职、人物、事件五个要素匹配不当);(3)逻辑关系不当。
4、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字字落实
字字落实就是逐字翻译,用组词法把单音节词译成双音节词,若遇陌生的古代双音节词,可依据其中一个字的含义推出这个词语的含义。字字落实之后,再把文句理顺。
翻译时遇到文言句式一般都是得分点,文言句式有5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其中倒装句包含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和介词结构后置句,翻译时要“倒过来”。
翻译时留意一些文化常识:专名词不翻译;积累足够的官职任免、调动的术语;积累一些古代司法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
复习纲领:读懂是关键,作答套公式。
1、读懂是关键。
(1)正确解读题目:理解题目涉及的内涵、感情,能够给诗歌归类。
(2)准确理解诗句:打破语序,按意境逐句翻译。
(3)留意题注:有关作者经历、性格和其它背景资料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作答套公式。
内容方面的鉴赏:(1)思想感情;(2)诗句含义;(3)形象分析(景象、物象、人物形象)
内容鉴赏可能出现的命题方式和解题思路:
“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先概括思想感情(内容+基调),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许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的,有的感情多元化,有的感情有变化过程,答题时需根据要求分条答出。
“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意境、景象)?”
先概括画面——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基调)什么图(给图画命名),再用若干个主谓结构的词语分析并扣题,或者做意境的翻译。
“诗中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先概括形象特点——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特点)的什么形象(身份),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理解诗句的含义(一般不直接表述,而是变式提问),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就砚旋研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这两个提问实际上就是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不过答题时要根据设问角度来扣题。
形式方面的鉴赏: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鉴赏包括:词的妙用和语言特点(风格)
语言鉴赏可能出现的命题方式及作答公式。
“你认为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或“诗歌中的诗眼是什么”“某词为人称道,好在哪里?”)
先解释该词的含义,再说明所用手法,再结合诗句说明该词表现的内容,最后说明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诗歌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先概括语言特色或风格,再结合文句具体说明。
表达技巧的鉴赏
表达技巧也可以说成“手法”“表现手法”“艺术特色”等,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一般表现手法、抒情方式和布局谋篇5个方面。
“诗歌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诗歌是怎样表达感情的?”“本诗用了哪些手法?”“诗歌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
答题步骤:先概括手法术语,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写景为主的诗歌中,所考查的手法有“借景抒情”“动静”“虚实”“多角度描绘”等。其它题材的诗歌中常用手法有“衬托”“对比”“比喻”“拟人”“用典”等。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诗句”
先概括手法术语(一般有三种: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和以乐景衬哀情),再描绘景物并写出景物基调,最后写出烘托某种感情。
小说阅读
复习纲领:小说阅读会转圈。
我们把小说分解出5个要素——题目、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小说命题一般从这5个要素里面设问,考生作答时则可从其他四个要素的角度考虑。
题目角度可能的设题:
“小说改为另一个题目好不好?”
“小说的题目有何含义?”
“小说以某某为题有何作用?”
我们可以从情节角度(如线索、主要内容)、塑造人物角度、表现主题角度分别作答。
情节角度可能的设题:
“概括情节内容(或某一方面的内容)”
“某个情节(或细节)有什么作用?”
“结尾部分是否多余?”
我们可以从表现人物、表现主题和与题目照应等方面作答。
人物角度可能的设题: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或“小说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前者需完整作答:先概括人物特点和身份,再结合细节具体印证。后者可以直接分点概括分析。
“你认为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
我们可以从情节角度(主要内容)、人物塑造角度和表现主题角度作答。
“分析小说表现人物的手法”
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正面侧面相结合。
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神态描写。
侧面描写包括:环境衬托、他人衬托和他人评价。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