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成人高考

    高考历史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历史考点知识点归纳大全)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7 23:54:17

    高考历史易错知识点

    1.分封制与宗法制

    【错因】对两者的关系理解不到位,不能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反映的是分封制还是宗法制。

    【正确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体现了其家国一体、注重血缘宗族的统治特色。从“国”的角度上看即为分封制,从“宗族”或者“家”的角度上看即为宗法制,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等级秩序的一种制度保障。

    2.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

    【错因】对两个概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二者的异同点。

    【正确理解】首先,专制主义侧重于君主权力与宰相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如隋唐以前宰相位高权重,而唐宋以来随着皇权的加强,相权被分割、牵制,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中央集权侧重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与均衡,一般来讲,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均衡,国家政治状况、社会环境相对较好,当中央权力过大(如北宋),地方则羸弱不堪;当地方权力过大(如唐末),国家则陷于分裂和动荡。

    3.郡县制与分封制

    【错因】对两个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郡县制代表的是官僚政治,分封制代表的是贵族政治。

    【正确理解】郡县制起源于先秦时期,郡和县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而且最初的县的规模可能要大于郡,秦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灭六国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行郡县制,完全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维系分封制的纽带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而郡县制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汉代沿袭了秦的郡县制和先秦的分封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但王国问题成为西汉初年影响中央集权和国家稳定的重要隐患,因此在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基本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汉代以后的一些王朝偶有在个别地区推行分封制。

    4.汉代的刺史与宋代的通判

    【错因】对二者的地位掌握不准确,不清楚二者与监察对象之间的关系。

    【正确理解】汉代的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当时汉朝维护国家统一、注重对地方官员监察的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汉代的刺史权力和地位低于郡守,但却代表中央巡查地方,而且直接向皇帝汇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上下贯通、预防和惩治腐败。北宋监察地方的行政官员是通判,其官阶地位低于知州,但却代表中央监察地方,直接对中央负责,因此通判与刺史同样具有“位卑而权重”的特点。

    5.唐朝的中书省,元朝的中书省与行中书省

    【错因】淆这几个概念。

    【正确理解】唐朝中书省是三省六部中掌管草拟政令的机构,其职能是参与决策。元朝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今冀、晋、鲁等地区)。元朝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错因】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是指一半是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封建社会。

    【正确理解】半殖民地是部分而不是完全丧失国家主权,半封建是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从社会发展形态而言,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则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内涵。

    7.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错因】不能客观评价这两次农民运动。

    【正确理解】这两场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中比较典型的农民运动,从阶级斗争史观的角度看,这两场运动地位较高,但从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的角度分析,二者具有很强的阶级局限性,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究其根源在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斗争目标、方式以及指导思想具有典型的小农色彩。但需要注意的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学习西方、促进中国近代化的纲领、方案;义和团运动的指导思想“扶清灭洋”既带有一定的爱国主义色彩,也带有明显的盲目排外的思想。

    8.辛亥革命

    【错因】对辛亥革命最后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认识不到位。

    【正确理解】从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来看,它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应该说是取得了胜利。但从最终结果来看,它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9.民国初年民众的思想状况

    【错因】认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正确理解】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主要针对的是城市中的知识分子人群;而广大农村的下层群众仍受封建儒家思想的束缚,所以辛亥革命后开展新文化运动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0.十年对峙时期中共的革命道路

    【错因】对毛泽东探索出正确革命道路后还存在着两种不同道路的斗争缺乏清醒认识,错误地认为毛泽东探索出正确革命道路后,中共领导人就全部放弃了“城市中心论”。

    【正确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先后失败,已经在实践上证明照搬苏联的“城市中心论”是错误的,是与中国的国情不相符的。经过井冈山地区的革命实践,毛泽东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但是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并没有马上接受这一正确道路,而是在坚持“城市中心论”,所以1927年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共党内都存在着两种不同道路的斗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条件。

    1、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

    ②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古代历史条件下,民主政治的前提);

    ③多山、多港、多岛的环境促成希腊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频繁,使希腊人较早接受平等、民主观念。

    2、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3、希腊城邦中流行的政体是:贵族制、民主制

    城邦政体的特点:公民政治(城邦自治权力或多或少的属于各邦公民。)

    二、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民主制的确立: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陶片放逐法)

    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直接民主

    3、体现:(雅典民主政治机构的组成)

    ①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

    ②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③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4、雅典民主制的意义:

    (1)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2)政治决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会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3)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使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4)推动思想文化的发展。它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   三、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十二铜表法》:   意义:   ①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的渊源。   ②《十二铜表法》的条款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篡仍是平民的胜利,因为有民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   2、查士丁尼法典/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3、罗马法的影响:   ①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②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时间线索:

    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9C五六十年代洋务派“中体西用” ;

    早期维新思想 →19C90N:维新思想 →1905年:孙中山“三民主义” →1915年: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

    1918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24年:新三民主义 →1925年:毛泽东思想→20C80N:邓小平理论→世纪之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科学发展观

    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背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统治者愚昧无知;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加剧(鸦片战争)和中西联系的扩大;先进中国人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向西方学习。   2、代表人物:地主开明派/抵抗派: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

    3、特点:没有具体实践,停留在著书上,但是具有启迪作用。

    4、思想: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表达了时代主题)

    5、性质:反侵略的民族革命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1、背景:19世纪60年代,西学更加广泛地传入中国;内忧外患;

    2、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巩固清政府统治)

    4、论战:顽固派vs洋务派

    5、实践:洋务运动

    6、结果:19世纪90年代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中体西用”思想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对比——抵抗派和洋务派:抵抗派的目的只是抵御外敌,而洋务派则希望制外平内(太平天国、义和团等)

    三、早期维新思想

    1、背景:19世纪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3、主张:最初持“中体西用”的思想,支持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后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从器物之学转入制度之学)

    4、特点:尚未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实践

    四、维新思想

    1、出现背景:

    ①19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②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③西学的进一步传播。

    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3、共同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倡西学,废八股;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保守性)

    梁启超:《变法通议》变法图存,伸民权,设议院——宣传民权,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的必然性。

    谭嗣同:《仁学》批判君主专制和纲常礼教,倡导自由、男女平等。

    严复:译著《天演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4、与顽固派论战——资本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焦点: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5、实践: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6、影响: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们的觉醒。

    五、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

    1、背景:

    ①(外部因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②(直接原因)袁世凯加强专制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③(经济基础)中国民资主义进一步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⑤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中国需要进行思想革命。

    2、新文化运动概况:

    ①标志:1915.9 陈独秀 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②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刘半农

    ③思想阵地:《新青年》

    ④活动基地:北大(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目的:鼓励各种学术发展与新思想的产生

    ⑤旗帜:“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

    ⑥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思想解放+文学革命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陈独秀《敬告青年》;

    b.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 :”打倒孔家店”、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现代小说奠基之作)、《我之节烈观》;

    不足:全面清算过于偏激,全面否定了传统文化;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胡适《文学改良绉议》

    d. 平民教育思潮:通俗教育和社会教育初步发展,如平民教育演讲团,白话小说和散文大量涌现,文学新形式。

    3、影响:

    ①性质: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形成了空前的思想解放。

    ②进步性: 沉重打击了专制主义,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局限性: 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态度。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