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高中物理电容器问题(电容器高三物理)
- ·下一篇文章:高中化学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视频(高中化学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图片)
华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综合测试答案(华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综合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分数:150分)
本试卷共75题,全部是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人们常说,“优质优价”,“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但现实生活也经常会出现“优质不优价”“好货也便宜”的现象。之所以市场上会出现“优质不优价”“好货也便宜”的现象,最常见、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
A.科学技术水平提高 B.商家开展促销活动
C.该商品在市场上出现了供过于求 D.该商品被垄断
2.即使供不应求,一辆普通自行车的价格再涨也不会比一辆汽车的价钱高;即使供过于求,一台彩色电视机的价格再降也不会比一台收音机便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供求关系不是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
B.供求关系对某些特殊商品价格影响不大
C.生产彩电比生产收音机的个别劳动时间长
D.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
3.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恩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入减少。这启示我们 ( )
①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 ②消费决定生产,政府应适当刺激消费
③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 ④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4.市场经济会促使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等价交换 ( )
A.是指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是等价的
B.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
C.只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之中
D.表明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5.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
A.社会化大生产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 )
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 C.生活必需品 D.最终产品
7.2006年底,国务院国资委出台《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明确了161户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的调整路线图,提出要合理收缩中央企业的分布范围,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等六大领域集中。这种调整 ( )
①有利于增加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②有利于国有资产质的提高
③有利于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有利于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8.某股份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和债券,股票和债券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 )
A.股票是有价证券,债券仅是一种债务凭证
B.购买者与公司的实际经济关系不同
C.股票可买卖,债券只能到期还本付息
D.股票收益总是大于债券收益
9.经济学的发展靠科学,科学的进步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教育等事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中科教文卫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
B.我国正是靠财政的支持,兴办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事业
C.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D.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1,3,5 |
①股份有限公司 ②个人独资企业 ③合伙企业 ④有限责任公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北京市工商局和北京市人事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人才招聘广告管理的通知》,明确禁止招聘中的歧视行为。这维护了劳动者的 ( )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人生安全和生命健康的权利 D.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12.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继续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和减员增效等方针。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方针的目的是 ( )
①优化资源配置 ②增强企业竞争力 ③避免企业优胜劣肽 ④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权威专家认为,要有效防止经济出现过热现象,政府应尽可能减少对企业和市场的干预,但同时又不能“放任自流”。为止,政府需要多当企业的“报导员、教练员”,不当“运动员”。这是因为 ( )
A.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
B.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C.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D.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又存在着弱点和缺陷
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在建规模偏大的问题已经凸现,国家必须加强对投资的宏观调控。对于重复建设比较严重的行业要在项目审批、银行贷款、土地征用等方面进行限制,以防止新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出现。据此回答15—16题。
14.某些行业的重复建设比较严重表明 ( )
A.市场调节存在盲目性、滞后性 B.单靠国家行政手段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C.长期以来该行业产品处于供过于求 D.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15.主管部门通过项目审批实现对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现了 ( )
A.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的作用
B.国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的作用
C.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增强
16.2006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经济持续发展,产业比重有所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0.4个百分点。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 )
A.农业经济效益下降 B.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C.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是重中之重 D.服务业已取得主导地位
17.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 ( )
A.“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决和发展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18.“长期游离于经济全球化之外的国家只能持续处于边缘化贫困之中。”这表明 ( )
①各国只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都能获得较快发展
②各国离开国际社会就无法生存
③坚持独立自主发展本国经济就会陷入闭关自守
④各国只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就能摆脱贫困
A.①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在举行公民集会的那天,所有的男性公民纷纷涌向一个公共场所,在那里选举与罢免公职人员,并决定是否判处某个公民的死刑。这样的场所应是 ( )
A.罗马的元老院 B.雅典的广场 C.美国的国会山 D.英国的法院
20.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 )
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
21.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
A.工商业改造 B.统购统销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22.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①行省制 ②州郡县制 ③郡县制 ④道州县制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23.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不同的办法”是 ( )
A.进行全面的改革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苏维埃政权
2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 ( )
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
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
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25.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
A.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军事集团
C.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统一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
26.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27.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28.古代农业进入“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是 ( )
A.石斧、石锛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B.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C.放火焚烧杂草树木技术的发明 D.青铜工具的出现
29.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引水灌溉 D.垄作法
30.我国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是在 (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31.我国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是 ( )
A.春秋战国 B.夏商时代 C.商周时代 D.秦汉时代
32.中国丝绸大批销往国外始于 (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33.宋代城市中的“市”比汉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 )
A.“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早市、夜市昼夜相连
C.商业区和住宅区不再分开 D.对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
34.徽商与晋商的共同点包括 ( )
①都以经营盐业起家 ②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涉足其他行业
③创办金融机构 ④把生意做到国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5.我国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是在 ( )
A.西汉 B.宋元时期 C.明代中后期 D.清代前期
36.下列各项反映上层建筑阻碍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 ( )
①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②政府下令禁止海外贸易
③广大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品 ④地主、商人剥削的钱不去扩大再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1—5CDDCB 6—10BBBAC 11—15AADAB 16—20BBABD 21—25ABDCA
26—30CDBBC 31—35CBADC 36—40ADADC 41—45CBADB 46—50BBDAB
1,3,5 |
1,3,5 |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