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成人高考

    安徽省滁州市2021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2020年安徽省滁州市中考一模试卷)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31 05:27:14

    2022届高考模拟检测试卷(四)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天人合一”强调人要崇尚自然、效法天地。《易经》辩证论述了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则,提出了天之道“始万物”、地之道“生万物”、人之道“成万物”的观点。天之道日阴阳,是万物之始,涉及世界的原则和规律;地之道日柔刚,涉厦万物生长,生生不息的规律;人之道日仁义,涉及人的行动法则,提倡人要坚持努力,永不放弃。天地人三道相互联系。各行其责,缺一不可,表达了对“天人舍一”的原初见解。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新视角。自工业化以来,人类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不得不面临臭氧层破坏、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无论生活在西方还是东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使人类越来越紧迫地认识到人类自身是个整体,也使人类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它以合理的方式处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出崇尚和谐的价值诉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交往观。“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追求的和谐境界。早在西周末年,就产生了“和同之辩”,先贤意识到当时最大的弊端就是“去和而取同”,并认识到事物的发展需要遵循“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只有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倡以“和而不同”将不同国家凝聚到一起。建立在“和而不同”基础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承认文明的多样性。不同的文明和种族不仅不会阻碍人类的共同发展,反而会通过彼此间的勾通交流碰撞出更为璀璨的文明成果,并成为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中国古人早就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也就是说,“天下”不仅是自然属性意义上的地理概念,涉及国土疆域,而且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政治含义,涉及人和社会关系。要达到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目标,需要有天下为公的责任担当。《礼记·礼运篇》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也就是说,天下是大家共同所有的天下,在实施政治理想的时候,要把品行端正、德行高尚的贤人选出隶,才能让大家讲究信用,相互和睦。中国古代先贤都怀有“天下”的胸怀,这里的天下是指人类的总体,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观以其宽广的格局超越了狭隘的国家观,显示出中国古人的雄浑气魄和非凡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扬了“协扣万邦”的天下观,提倡各个国家之间能够“和而不同”,相互尊重、携手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种族和区域的藩篱已经不能阻碍人类的交流,区域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与人彼此的命运也越来越关联到一起。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各国的共同利益诉求,提倡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和责任感落实到实践中,为人类的发展规划了一个共同奋斗目标,也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方向。

    (摘编自孙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统文化根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易经》提出了天之道“始万物”、地之道“生万物”、人之道“成万物”的观点。因此人要崇尚自然、效法天地。

    B.自工业化以来,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东方,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环境污染就越严重,其生存环境就越恶化。

    C.“去和而取同”有弊端,事物的发展需要遵循“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这应当是西周末年“和同之辩”的话题。

    D.中国古代先贤把“天下”理解为人类的总体,中国传统文化的灭下观中没有国家观念,显示出中国古人的雄浑气魄和非凡智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五段引用《礼记·礼运篇》中的语句,是为了论证“天下”有多层含义,有自然属性的,有社会属性的。

    B.文章在论述每个分论点时,都是先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冉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它的继承发扬。

    C.文章最后一段提到了当今社会种族和区域的藩篱的问题,并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具有现实意义。

    D.文章分别从自然观、交往观、天下观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论述充分全面,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1][2][3][4][5][6][7]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