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思维导图)
- ·下一篇文章:2017年高考理综备考启示与感悟(2017高考题理综)
厦门市杏南中学现任校长(厦门市杏南中学2020高考成绩)
厦门市杏南中学2007届高三政治综合检测题2006-12-22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所给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2分,共60分)
在我国,房地产业是众所周知的暴利行业,其中诞生了不计其数的百万、千万乃至亿万富翁。然而,人们近日却发现,在许多地方的纳税大户排行榜中,房地产企业却鲜在其中,“赢利巨人”却是“纳税侏儒”。回答第1—2题。
1.房地产企业之所以成为“纳税侏儒”,与他们虚开开发成本、人为隐瞒利润、逃避税收有重大关系。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 ( )
①加强税收征管,依法打击偷逃税款行为 ②完善税制,提高税率、扩大税目
③加强税法教育,强化依法纳税意识 ④使每一个公民都成为直接纳税人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2.房地产企业成为“纳税侏儒”,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房地产商缴纳的主要税种是税率为3%的营业税。有专家建议,对房地产企业应改征营业税为征收税率相对较高的增值税。如果专家的建议成为现实,其主要意义在于( )
A.增加财政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B.促进社会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C.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 D.抑制经济过热,优化资源配置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投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回答3—4题。
3.近年来,购买国债成为许多居民投资的首选,这些居民主要是看中了国债 ( )
A.信用高、安全性高 B.风险高、收益高
C.信用高、比存款收益高 D.不受通货膨胀影响
4.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下列行为中,为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是( )A.存款储蓄 B.购买股票 C.购买社会保险 D.购买商业保险
5.2006年2月22日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2005—201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1周年纪念日。开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者的优良思想和作风,这属于 ( )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思想的继承
6.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又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对此我们应 ( )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7.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真正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句话强调 ( )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B.国家要发展,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
C.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D.发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8.辩证否定观教会我们的生活态度是
①敢于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 摒弃别人、前人的经验
③对权威说“不”,对权威的尊重就是否定自己 ④大胆抛弃一切,极富革命的批判精神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歌曲《常回家看看》是流行元素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优美旋律打动了我们的心灵,而拨动我们心弦的正是歌曲中提倡的“孝”;当今社会,我们之所以还要提倡“孝”,是因为
A.“孝”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必须继承 B.“孝”为中国社会的诚信标准
C.“孝”事关个人家庭幸福,社会凝聚力 D.“孝”是传统文化
10.青藏铁路历时四年建设,成功解决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今年顺利通车。这说明办事情必须
A.认识规律的不可抗拒性B.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改变自然界的规律
C.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相互影响 D.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1.“人知有所不为,皆赖有知耻心,如无知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风俗之美,在养民之耻”,这说明
A.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B.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
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D。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006年9月上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东部地区座谈会在福州市召开。会议围绕“十五”计划的执行情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十一五”规划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座谈。据此回答12—13题。
12.会议之所以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因为 ( )
A.对立与统一不可分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C.对立统一的关系不仅存在于事物的内部;而且存在于事物之间
D.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
13.会议讨论“十一五”规划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它注意到了( )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事物之间无条件地联系着
C.事物发展的绝对性、永恒性 D.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2006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从1978年的2.5亿减少20003年底的2009万,贫困发生率从30%下降到3%左右。运用所学知识,完成14—15题。
14.尚未脱贫的2900万人要实现脱贫,首先要靠他们自己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我要脱贫”的强烈愿望。这是因为 (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影响的 D.矛盾双方地位是固定不变的
15.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还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这是因为( )
A.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C.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D.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006年夏天,一位外商打算在山东潍坊市区上一个用秸秆加工纤维的项目。总投资近4亿元,因为每天需排放3万吨的污水,市环保局拒批。他们多次强调:“破坏子孙后代生存环境的企业,哪怕是世界500强,咱一个也不能要。”据此回答16—17题。
16.潍坊积极引导外来资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搞好现有企业的改造和产品、产业结构的升级。2006年前8个月,全市工业性引资项目到位资金230亿元以上,促进了优势行业和急需发展行业的发展。这说明 (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C.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D.没有质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17.投资结构的优化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2006年上半年,潍坊完成生产总值604亿元,增长17.55%,利税达到创纪录的72.5亿元,同比增长43%以上。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
A.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B.必须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中心
C.事物数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变
D.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2006年11月,农业部启动了“科技入户”工程,计划到2010年,力争实现培育科技示范户100万个,辐射带动农户2000万,发展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1万个。据此回答18—19题。
18.通过培育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发展农业技术服务组织。这一做法体现了(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C.对立统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统一
19.据了解,我国农技推广的现状并不理想。好不容易研制出一个优良品种,水肥措施跟不
上,缺乏配套技术,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上往往就差“最后一道坎”。这说明 ( )
A.整体制约部分 B.部分制约整体
C.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D.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每一项工作,即使是惊天动地的大手笔,也都是由一系列细节、一件件具体事物构成的。请完成20——21题。
20.没有细节上的质量,就没有整体上的成功;没有小事的积累,就没有大事的辉煌。这表明 ( )
A.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
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21.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从细节着手,从小事做起,把每件事情做实做好,努力做一个不但想做大事,更能把大事做细的人。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 )
A.坚持适应原则 B.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重视量的积累 D.把内办和外因结合起来
阿勒泰位于中国的最西北角,无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只有边远的“劣势”。但“劣势”到极点则成为优势,成为文化。由于遥远,阿勒泰的文化有着梦幻般的神秘,自然风光有着浓郁的草原风情、游牧民情。据此回答22——23题。
22.从哲学上看,“劣势”到极点则成为“优势”表明 ( )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C.边远贫困地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
D.矛盾的特殊性包含在普遍性之中
23.从哲学角度看,要把阿勒泰地区的劣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现实的优势,需要 ( )
①调动和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②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③要充分重视外部有利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
④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机遇促进质变的发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黄河的开发利用,曾被誉为中国水利建设史上辉煌的一笔。国家和地方投资上千亿元人民币修建各类蓄水工程,总库容相当于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24倍,把“害河”变成了“利河”。但与此同时,黄河断流加剧,河道萎缩,生命垂危。据此回答24—25题。
24.上述对黄河开发利用的认识 ( )
A.体现了两分法、两点论的要求 B.抓住了黄河问题的主要矛盾
C.充分肯定了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 D.看到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25.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河流本身的开发利用率不得超过四成,而近年来,黄河水资源利用率达80%。黄河下游的河道形态,已处于历史上最危险的状况。这就要求我们( )
A.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把握事物发展的特殊性
C.利用资源必须坚持适应原则 D.要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2006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新和旧都是相对的,旧事物必定要被新事物所替代。运用所学知识,回答26—28题。
26.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客观标准就是看其 ( )
A.是否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支持
B.是否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
C.力量的强弱和发展速度的快慢
D.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27.旧事物必定要被新事物所替代,这说明 ( )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第一位原因
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D.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28.由于旧事物必定要被新事物所替代,这就要求我们 ( )
A.做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必须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站在事物前进的立场上,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D.承认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
2006年10月12《人民日报》报道,山东是“圣人之乡”,文化积淀深厚,山水风光秀丽,民风淳朴,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在海内外旅游市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据此完成29——30题。
29.山东抓住机遇,并紧紧抓住自己特色,突出旅游主题形象,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大力发
展特色旅游,促进地区发展。抓住自身特色,发展特色旅游体现的哲理是 ( )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具有特殊性,做工作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0.完善旅游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项目,把旅游景点、旅游购物、旅行社及所有旅游要
素整合起来,把旅游产业链做宽、做长、做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
强旅游产业。这表明 ( )
A.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D.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 分数______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31.(20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重大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共12分)
材料一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材料二 2006年10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讲话中指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建立在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不断增强物质基础之上的,是以经济发展为支掌的,是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全面展开和具体体现的。
材料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的历史过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文化水平还不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
(1)分析以上三则材料,说明它们体现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2)结合所学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分析说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这一观点。
38.2005年,广东实现生产总值160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7元,广东的富裕名不虚传。但广东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人均仅是珠江三角洲的五分之一和七分之一。有差距才有动力,广东省委、省政府将此作为构建“和谐广东”的首要问题,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不发达地区发展,目前,全省各地初呈同步发展的良好势头。(20分)
(1)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学说,结合上述材料阐述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2)请你为广东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出意见和建设。
参考答案2006—12---22
1.C 2.A 3.C 4.D 5.D 6.B 7.C 8.A 9.AC 10.D 11.C 12.D 13.A 14.A 15.A 16.B 17.D 18.A 19.B 20.C 21.C 22.B 23.D 24.A 25.C 26.D 27.A 28.C 29.D 30.D
31 (1)材料一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体现了联系地看问题的观点。(全面的观点)
材料二坚持以发展的观点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及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材料三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观点。
(2)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
②只有抓住发展这个关键,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
32.(1)第一,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2分)对广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做全面客观的分析,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也要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2分)第二、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其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分)广东通过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是主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存在差距,也是不容忽视的。(2分)要有可行有效的措施,才能使广东和谐发展。(1分)第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分),有差距才有动力,解决广东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经济发展与珠三角的差距,能够促使广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更深层次,改革开放获得新的发展。(2分)
(2)加大对广东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帮助这些欠发达地区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引导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建立农村教育、卫生、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等等。(4分)(本小点主要考核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开放性思维,若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