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成人高考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高中)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8 18:32:50

    高考复习:如何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

    古诗阅读和鉴赏与其它文章的鉴赏无大异,都必须建立在对内容准确的整体感知基础上,然后从某个科学的角度,开较小的“切口”,深入挖掘、分析、研习,即可登堂入室,领略诗中洞天。具体切入点有如下几种:

    1.析景物

    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诗歌,其主要元素即景与情,因此,要把握一首古代诗歌,从景物入手是其科学而又必不可少的切入方法之一。“析景物”可从景物在诗中的位置的角度去分类解析。①景物开篇。如:戴叔伦《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这首唐诗先以景入诗,“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侯。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这时溪边亭上,“春草碧色,春水绿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离愁别绪,正为下文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显然这里开篇春之景对理解诗人怨别之情具有“仙人指津”的功用。②景物收篇。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显然这里结束全篇的“高高秋日照长城”的景物不可忽视,应如何分析呢?诗的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改”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了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愁月高照,景象开阔而悲凉。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使戍边者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也使这诗臻于七绝上乘之境,无疑,除了离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2.品字词

    品味诗歌中形象和精练传神的字眼、诗眼对于鉴赏古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是“”可风一斑③。通常对字词的锤炼、品析是从字词的词性上分类分析的。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两动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孤”一形容词:“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总”一副词等等。以上皆从词的功能上分析起,而笔者意从字词的内涵意蕴上分类分析。如下:

    ①想象鲜活的物态。台:韩琮《晚春江晴寄友人》“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洒畔草,不是望乡时。”此诗第三句中着一“青”字,使得全句飞动起来,是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河畔,吹“青”了芳草,表毡似地沿着河畔伸展开去。着一字而得鲜活物志,勃勃生机溢于字表。

    ②再现典型的心境。如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是一首盼春小诗,诗中一个“都”字透露出盼春心情的急切。“惊”字写诗人在焦急下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而惊喜,“初”字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和惋惜的情绪。如能如此解读诗歌。读诗又有何难呢?

    ③玩味隐含的语境。如张乔《书边事》一诗中“征人倚戍楼”中一“倚”字,就把前文中“调角断清秋”与后文“大漠无兵阻”点活。你看那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多像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呵!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神旨。

    3.溯因由

    追溯因由即是推情援理、寻找作者的创作背景,推测诗人的感情动机、揣摹主体的当时心境。这样使我们能声速感知、领略诗歌主题,而一步登科。如雍裕元《农家望晴》“尝闻秦地西风雨,当问西风早晚归?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追溯因由,我们不禁要问:农家为什么要望晴?诗人为什么要写农家望晴一事?如此设问,显而易见:诗中是为了表现百姓生活的痛苦,从而表达诗人对农家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再如:崔涂《孤雁》“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诸云低暗度,关朋冷相随。未必逢 缴,孤飞自可疑。”这首诗题名《孤雁》,全篇皆实赋孤雁。“孤”为全诗诗眼,读者不禁要问,诗人为何要写“孤雁”。写“孤雁”与诗人何关。原来,诗直到最后一句“孤飞自可疑”,才正面指出“孤”字;“诗眼”至此显豁通明。诗人飘泊异乡,世路峻险,此诗以孤雁自喻,表现了他孤凄忧虑的羁旅情愁。

    4.调句序

    调整句序的目的是为了让故事更易于理解,在这一点上,古诗与古文是相通的,在高考考纲中,对文言文与古诗的考点说明是合而为一的,即“古诗文”。可见古诗与古文在语言上是有相似点的,与现代汉语存在一定的时代、习惯的差异。因此,我们若要解读一首诗,有时是需要调整一下诗句的顺序,使得古诗更易于人理解和分析。

    调整句序可分为两类:一为调整诗句内部的字词之间的顺序:一为调整诗句之间的顺序。

    前者例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词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其中“帘卷西风”是帘子把西风卷起吗?不是,应为“西风卷帘”,这样明白晓畅,但较前,当然是原文有味。再如李商隐的《柳》中“曾逐东风拂舞筵”句,不是柳“逐”东风,而是东风明柳,应为“东风曾逐柳,(柳)拂舞筵”这样诗中的拟人的修辞手法一目了然,更易于理解分析。

    后者如,张乔的《书边事》最后一联:“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这样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则表现得清晰、无隐、易懂。

    5.抓细节

    细节往往能以小见大,平中见奇,让人见一叶可知天下秋。抓细节的分析,这在诗歌鉴赏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少优秀的诗作中都有典型且蕴含丰富的细节描写,分析它,可准确把握诗歌的意旨。

    例:崔道融《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使诗歌中透着一股扑面而来的乡村生活气息。

    再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诗中一个典型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这种“恐”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和决定,这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这个细节富于包孕且耐人咀嚼。“秋思”之主题不点而显。

    另外,在解读古诗还有三个注意点:

    ①要注意题目,在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如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

    ②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风格的诗作,例如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诗中有画”和特点等等。注意这一点,对整体鉴赏诗歌很有好处。

    ③要注意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与作风格,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