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成人高考

    探究失误之因提高训练之效的例子(探究失误之因提高训练之效的方法)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9 01:00:33

    探究失误之因提高训练之效

    ──高考语言表述题解答失误例谈

    浙江杭州市学军中学 陶亚

    近年来,高考的第六大题──语言表述题,以其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注重考查语言综合能力的特点,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但参阅今年浙江省考生试卷,却发现该题失分现象比较严重。阅卷组曾对其中的650份试卷做了抽样分析,结果为:该题(共12分)总平均6.6分,第22题(3分)平均1.9分,第23题(4分)平均1.9分,第24题(5分)平均2.8分。现就各题的失分原因逐一作个分析。

    第22题要求对“二十四史”作一解说,考查的重点有两条:一是对所给材料有关要点的提取,二是如何将这些要点整合在一起,用一个单句表达出来。关于第一条,围绕“二十四史”这一中心,四句材料的有关要点分别是:(1)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而编撰的(编撰目的);(2)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正史”(地位);(3)采用纪传体(编撰体例);(4)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作了比较系统的记录(编撰内容)。在提取四个要点的基础上,再整合单句。首先要使这一单句的主干完整:二十四史是……史书(史料)。然后将上面提取的四个要点按“编撰目的”“编撰体例”“编撰内容”“地位”的逻辑顺序放到宾语“史书”前作修饰定语即可。

    按说,这道题的难度并不大,但考生出现的问题却不少。

    1.句式不清楚 单复句的特点没把握,两种句式的区别不清楚,致使相当的考生用复句来作答:要么将四句材料罗列成一个句群,要么用“因此”“所以”来关联四个句子。还有些考生虽然采用的是单句的句式,但句子不完整,残缺了宾语中心词“史书”或“史料”等。

    2.句意不准确 首先表现在四个要点不完整,遗漏最多的是“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正史’”。其次是四个要点作定语,先后排列的顺序不合逻辑,例如:二十四史是比较系统地记录中国四千多年历史,采用纪传的体例,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正史”,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而编撰的史书。再次改变了原句意思,典型的例句如:二十四史是封建统治者四千多年来采用纪传体而编撰的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的一部“正史”。

    3.要求不明了 个别考生粗心毛糙,将提取要点变换句式的要求误解为语句连贯,因而答题为“二十四史是④③②①”。

    第23题考查提炼语段内容要点并加以表述的能力。仔细研读这段文字,就会发现它报道了导致血液传播艾滋病的两大原因:一是输血──输了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二是供血──不少供血者带有HIV。根据题目“写出两条防范艾滋病的结论性意见”的要求,就可以概括为: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要慎重;对供血者的检筛工作要加强和完善。同以往“压缩语段”的考题相比,这道题的难度较大,难就难在有关的“内容要点”无法从语段中直接筛选出来,而必须对语段内容加以梳理提炼才能概括出来。因此,考生出现的失误就比较多,突出的有三种情况。

    1.违反原意 部分考生对语段内容的研读不细,理解不准,导致出现错误的不符合原文意思的“结论性意见”。例如:不要输入他人的血;输血要到正规医院。又如: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防止各类血液制品。

    2.以偏概全 有些考生对语段内容的两个角度、两个层面、两个要点的理解不到位、不全面,从而造成“结论性意见”的不完整。例如: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血液;血液制品的使用要小心。又如:要加强对供血者的检筛;发明简单经济的HIV抗原检测设备。这两个答案都只涉及了一个方面,前者着眼于“输血”,后者则立足于“供血”。

    3.表意模糊 有些考生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基本准确,对两个要点的把握也基本到位,但在表述时,因缺少必要的明确的词句,致使语意模糊而失分。例如: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性;供血者要小心奉献。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还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失误在审题不细、盲目答题上。这些考生忽视了题干中“从血液传播方面来总结防范艾滋病的意见”的要求,泛泛地理解为“艾滋病的防范意见”,于是就出现了各种与要求相差十万八千里的答案。例如:人们应该关爱生命;为后代着想,不进入黄色场所。又如:提倡一夫一妻制;加强公民道德素养。

    第24题第(1)题考查仿写。因为有例句在,只要语意吻合,比喻贴切,结构相近即可,按说比较容易,但考生出现的问题也不少。

    1.句意不正确 有些考生对“生活状态”的把握不够准确,所用的形容词并不能代表一种生活状态,如“汹涌”“意气”“澎湃”等等;另有一些考生所用的词语,虽能代表生活状态,但把它作为“憧憬”的对象,则反映出生活态度不甚健康,如“空虚”“无序”“松懈”等等;还有个别考生的失误是前两种情况的总和,如“战乱”“敌视”“仇恨”等等。

    2.描述不合理 一种是“生活状态”的特征与后面的喻体描述不相吻合,如:……叫做激情,激情就像月光下的沙滩,任潮涨潮落。“月光下的沙滩”的特点是“安谧,宁静”,用它来表现“激情”,显然不恰当。另一种则是后面的描写与前面的比喻不一致,例如:……叫做温馨,温馨就像冬日里的阳光,任和风细雨。“细雨”与“冬日里的阳光”自相矛盾。

    3.结构不相近 个别考生对仿写的特点没有掌握,在句式结构上另起炉灶,自作主张。如:……叫做意气,有了意气在生活中就有了靠山,就能够在倒霉之时有朋友帮忙。从句式来看,显然不合要求,而且“意气’该是“义气”的误笔,它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也不甚健康。

    第(2)小题要求依据对联的上句“学问藏今古”拟写下句。对联是极富汉文化传统特色的语言形式,而对对联是培养一个人语言基本素养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拟写时,首先要考虑内容──语意要符合“图书馆”这一描述对象的特征;其次要落实形式──结构必须与上句一致。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答案可拟为“知识蕴中外”或“智慧盖乾坤”等。而考生的失误也正是在这两点上。一是句意不对:有的与“图书馆”毫不相关,如“礼貌服众人”“下笔如有神”“人情练文章”;有的不是图书馆的特点,而是读者的情况,如“探索有天地”“读书破万卷”“求学无止境”;还有的不是图书馆的本质,而是表象,如“书籍在上下”“安静靠你我”“文明现左右”。二是结构不对:有的整句浑然不对,如“微笑看人生”“追求在今朝”;有的前半句不对,如“学习通南北”“科技显春秋”;有的后半句不对,如“阅读蕴无穷”“知识载书中”;还有的则是关键的动词对得不够工整,如“书籍在上下”“知识有春秋”。

    以上种种失误,为高考复习教学敲响了警钟,很多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我们自认为是复习落实、训练到位了,而事实上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通过这次阅卷,尤其是对考生失误原因的分析,我以为,在高考“语言运用”的训练中,我们必须着重落实以下三点。

    1.强化审题 高考这一大题,共12分,一般都有3-4小题,每一小题考查的角度都完全不同,答题的要求也十分具体严格,因此,解题的第一步,必须仔细审题,明确题意,量体裁衣,对靶射箭,答题才会有效。

    2.夯实根基 语言运用、语言表述都属于基本能力,而能力又必须建立在掌握相关知识的根基之上。在复习训练中,对各类知识点,学生一定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空白或缺漏,因此,教学中查漏补缺的环节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必须通过各种训练将各个知识点落到实处。大量事实证明,只有夯实了根基,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取得理想成绩。像今年那么多考生在22题“句式变换”、24题“对对联”上的失误,说到底,主要就是失误在没有切实地掌握“单复句”“对联”这些基本的知识点上。

    3.训练能力 第22题的“提取要点”、第23题的“概括要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与现代文的阅读能力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可以借鉴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来训练相关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建立依文解题的意识。同现代文阅读特别强调“文本意识”一样,“提取要点”“概括要点”这类语言综合考题,也必须明确:无论什么答案,都一定出自考题所提供的材料,故而千万不能抛开材料,胡乱答题,或对材料的理解流于主观臆断,随意答题。其二是养成标记要点的习惯。要点即重要信息,包括三类:第一,揭示材料中心的句子,如第22题答案句子的主干“二十四史是……史书”;第二,语段中的概括句,也指一些能表现材料主要内容、主要思想的句子,如第23题材料中的“输了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就直接进入了血液循环”就属于这一类;第三,语段中的过渡句,第23题材料中的“血液制品,如HIV因子浓缩剂是从许多供血者的血浆中提取的,因此污染HIV的机会更大”一句就将上文的“输血”转到了下文的“供血”,在解答题目时,这些重要的信息都应该标记下来,以便能够准确、快速地拟出答案。三是重视准确表述的能力,包括根据题目要求找准回答角度的能力,对现成语句或重要词语能够取舍。连缀的能力,突出要点、用语准确简洁有条理的能力。

    编辑短评:文章从高考语文阅读的角度指出考生答题的偏差、失误,并指明应把握和纠正的方向,对于我们搞好教学、应对考试具有参考价值。作者从纷纭复杂的现象中理出头绪、澄清问题、指明实质,做到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也规范而流畅,从文章写作的角度说也足以为榜样。(刘真福)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