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成人高考

    货币换算(货币换算器)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20 03:21:24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产生、含义、属性)

    (1)商品的产生和含义:P2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2)物品、劳动产品、商品的区别。

    (3)商品的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概念:P17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理解要注意:

    A.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决定了商品需要进行交换(为什么要交换)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了人与物的关系

    C.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其他物品也有使用价值

    ②商品的价值P3: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理解要注意:

    A.商品的价值决定了商品能够进行交换(为什么能交换)

    B.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商品以外的其他物品没有价值

    C.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体现劳动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即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商品生产者或销售者与消费者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兼得。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例1:(2005年黄冈模拟题)下列对劣质奶粉说法正确的是()

    A.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B.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

    C.不应成为商品,因为它不具有应有的使用价值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

    例2:(05年广东,9)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

    C、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2、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P2: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P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

    ①货币产生时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P6:含义、原因、特点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P4-5:含义、原因、特点

    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应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手段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②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P5。

    例3、关于商品和货币两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②先有商品,后才有货币

    ③商品和货币都是一个历史范畴④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④

    例4、货币与一般等价物质区别是()

    A.货币可以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一般等价物不可以

    B.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般等价物则不是

    C.货币是固定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固定的

    D.货币可以直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一般等价物则不可以

    例5:(2005年北京,26)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E-business)、电子银行(E-banking)、电子政务(E-government)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许多北京人购物和旅行时经常使用信用卡.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货币职能有()

    ①一般等价物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P5。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x价格水平)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4.纸币的产生和发展P6: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一是由国家发行的。如果不是本国国家发行的,就不是法定货币,而是伪币假币,在市场上不能流通。制造假币的行为在各个国家都是犯罪行为。二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国家以前强制使用的而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这两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例6:“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对“使用”应这样理解()

    A.纸币可以作为世界货币在国际上流通B.纸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

    C.纸币可以作为流通手段D.纸币可以作为贮藏手段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P6。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①通货膨胀指的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定要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

    ②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会引发通货紧缩现象,导致商品零售价格出现持续负增长,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营者不敢投资,消费者不敢花钱,银行金融机构不敢贷款等现象,整个经济处于长期萧条的状况。

    例7:(2004年江苏16)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看?()

    ①货币发行量是否过多②物价是否持续攀升

    ③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④商品的价值量是否变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