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和硝酸反应教案(铜和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关于铜和硝酸反应习题的解后反思
原古田一中 胡嘉谋
题目:amolCu和含有bmol HNO3的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
A.(b -2a)mol B. b/4 mol C.2a/3 mol D.2a mol
解析:此题审题有两个关键:一是Cu和HNO3恰好完全反应,说明反应物没有剩余;二是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一定”是多少,而不是可能是多少。由于不知硝酸是浓还是稀,所以Cu和HNO3反应有两种可能:一是Cu和稀HNO3恰好完全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二是Cu和浓HNO3恰好完全反应,Cu+4HNO3(浓)==Cu(NO3)2 +2NO2↑+2H2O。如果是第一种可能,根据电子守恒知,a×2=n(NO)×3,n(NO) =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2a/3 mol。如果是第二种可能,根据电子守恒知,a×2=n(NO2)×1,n(NO2) =被还原的HNO3 的物质的量=2a mol。但选项C、D均是可能性答案,均不合题意不确切。因此,要从硝酸的作用分析:既显氧化剂作用(被还原为NO、NO2等),又显酸性作用生成Cu(NO3)2,而被还原的硝酸应为硝酸总量减去显酸性作用的硝酸,即(b-2a)mol。选项A为正确答案。
反思:审题要敏锐地觉察题示信号,发掘题中隐含条件,抓住问题实质迅速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本题硝酸溶液未说明浓与稀是题设的隐含条件,若按浓硝酸解题,则误选D,若按稀硝酸解题,则误选C。题示中的“一定”是个解题信号,可排除浓与稀两种可能情况片面分析解题的失误。Cu和HNO3恰好完全反应,可以找到硝酸总量与分量间的关系,采取整体思维方式准确解题。
Cu和HNO3的反应规律:若是稀HNO3,不论Cu是否过量,还原产物均是NO。若是浓HNO3,Cu少量,还原产物是NO2;Cu过量,要从动态观分析产物,开始时还原产物是NO2,随着反应进行,浓HNO3变稀,还原产物是NO,最后得到NO2和NO混合气体。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计算可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即还原剂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进行快速求解。也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定量关系列式求解,但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费时多。
变式训练:1.92 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 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为( )
A.504 mL B.168 mL C.336 mL D.224 mL
解析:审题关键: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说明气体产物含有NO2和NO;通入O2后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说明NO2、NO的混合气体完全反应后又生成硝酸。
题设的反应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4NO2+ O2+2H2O==4HNO3; 4NO+3O2+2H2O==4HNO3。
解题突破口:反应从硝酸开始,被铜还原为氮的氧化物,而后,氮的氧化物又被氧气氧化生成硝酸,反应结果最终N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是Cu和O2中O元素的化合价,根据电子守恒知,铜失去的电子等于氧气得到的电子,即n(Cu)×2 =n(O2)×4,因n(Cu) = 0.03mol,故n(O2) = 0.015 mol,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336 mL。选C。
反思:此题解题的巧妙之处就是利用了始终态硝酸不发生化合价变化,借助于氮的氧化物做个媒介,沟通了Cu和O2得失电子守恒,即搭起了已知与未知的桥梁,促使要解决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快速求解。
此题常规解法:假设两种氮的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和Ymol,利用已知的铜的物质的量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通过电子守恒、联立方程可求出两种氮的氧化物的物质的量,然后,再利用反应4NO2+ O2+2H2O==4HNO3和4NO+3O2+2H2O==4HNO3求出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从而求得氧气的体积。
本题还可以利用NO2和NO混合气体在水中与O2恰好完全反应的总反应式:
NO2+ NO+ O2+H2O==2HNO3直接求算。请尝试之。
训练:将51.2 g铜恰好完全溶于V mL 10 mol·L-1硝酸中,得到硝酸铜溶液,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O2、N2O4)的混合物共17.92 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 mL2.0 mol·L-1NaOH溶液完全吸收,得到500 mL钠盐溶液(假设吸收气体后溶液体积不变)。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V=_________。
(2)上述钠盐溶液中硝酸钠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向上述硝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加入Wg铜粉恰好完全溶解,通常状况下将收集到的气体充满一试管,并将充满该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里,再向试管里充入一定量的氧气,最终恰好使溶液充满试管。
①W最大值为__________。
②上述试管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不考虑溶质向水槽内扩散) _。(已知在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a L·mol-1)
提示:(1)、(2)两问中,涉及氮的氧化物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的反应原理为:2NO2 N2O4;NO2+NO+2NaOH ==2NaNO2+H2O;因为混合气体被完全吸收,故上述反应不可能有NO剩余,而NO2有剩余,继续与NaOH发生反应:2NO2+2NaOH==NaNO2+NaNO3+H2O。由Na、N元素守恒和电子守恒求出硝酸的物质的量和NaNO2、NaNO3的物质的量,进而解决(1)、(2)两问。
(3)问中硝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再加入铜粉完全溶解的反应原理为: 3Cu+8H++2NO3-==3Cu2++2NO↑+4H2O。由离子方程式的定量关系和NO3-的物质的量可求出W值。
答案:(1) 260 (2) 0.40 mol·L-1 (3) ①153.6 ②1/a mol·L-1
思考:(1) 浓硝酸与Cu生成NO2气体,稀硝酸与Cu生成NO气体,有人说稀硝酸氧化性更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将相同质量的Cu分别和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两者反应速率、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所得溶液的颜色等一定相同吗?为什么?
(3)变价的金属(例如Fe)分别与浓、稀硝酸反应,当Fe不足时,反应规律如何?当Fe过量时,反应规律又如何?试分析之。
感悟:采取变换训练的方式,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灵活多变的解题能力,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采取一题多解的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解析同一道题,可以有效地训练多向思维方式,有利于拓宽思路,掌握不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