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下一篇文章:
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类的题怎么答(公务员考试综合分析类面试真题)
结构化面试只要考生在考前有一个充分的准备,面试成绩是可以迅速提高的。但要想在面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对结构化面试的各种题型及其解题思路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四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做一个总体的梳理。这部分是综合分析类的讲解。
一、综合分析模块的题型特点及重要性
以综合分析能力为主要载体的综合分析题是公务员面试考试题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国考结构化面试中最常考的一类题型。所谓综合分析就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把事物视为多层次、多方面、多阶段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对各部分和各要素进行周密的分析,把有内在联系的要素归结起来,从整体上真正认识客观事物。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一是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即考生思维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二是考察考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准公务员将来所要承担的是管理国家事务的重任,因此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三是考察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很多时候需要公务员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对策、做出决策,既要能够化解矛盾又要能解决深层次的问题,要能一击即中,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时候就需要公务员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
二、综合分析类题型答题思路
第一、宏观点题:从宏观上(国内的大环境、大政策、大趋势)阐述题目中反映出来的现象的背景、影响和表现。
第二、微观破题:聚焦到题目中的具体现象,并表明自己的观点。
第三、分层论证:运用分析方法分析原因。
第四、对策总结: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解决措施,并结合自身表态。
三、真题解析
【例题】:结合本单位,谈一谈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解题思路】:宏观点题-微观破题—分层论证-对策总结
【参考答案】“以人为本”源自中国《管子》。古代的“以人为本”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现时代的“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以人为本也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突出强调的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可以说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和政府执政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是指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出发,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其概念的提出为构建人本主义的社会价值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以人为本是贯彻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表现。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忧人民之所忧。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党涌现了一大批这样的先进党员,比如说小岗村的村委书记沈浩,作为一名村委书记,他心怀百姓、扎根基层,用自己短暂的生命书写了一曲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爱民为民的赞歌。
其次,以人为本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在取得最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暴露出了一些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忽视了老百姓的福祉。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而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做到人的全面发展。
再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的重要理念。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以来,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一致拥护。最近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集中地验证了“以人为本”的真理性,有力地显示了这一口号指导、动员、激励、团结人们去克服艰难险阻、夺取胜利的巨大作用。
综上,以人为本是我们在工作中的一杆标尺,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我认为,结合本单位的情况,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做到“为民,便民,惠民”。
首先,全单位上下要深刻学习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从思想上以人为本。其次,简化办事流程,推出便民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给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做到流程上以人为本。最后,要做到以人为本根本上是要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我们要听民意、察民心、观民情,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给老百姓带来实惠。总之,如果我有幸成为一名公务员,我会把以人为本作为我的工作追求,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用实际行动践行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承诺。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类的题怎么答(公务员考试综合分析类面试真题) 作者:admin
结构化面试只要考生在考前有一个充分的准备,面试成绩是可以迅速提高的。但要想在面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对结构化面试的各种题型及其解题思路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四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做一个总体的梳理。这部分是综合分析类的讲解。一、综合分析模块
第2篇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作者:admin
从事业单位的考试可以看出,各个地方事业单位考试考察内容很广,从政治经济文化到历史人文常识都有,而其中政治部分的哲学需要掌握,在哲学中,唯物史观部分往往是一个出题较多的点,所以系统掌握唯物史观显得很重要。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哲学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上的应用。其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社会当中一切物质资料的总和,是物质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投射。一个社会存在
第3篇 申论实用知识问答题(申论实用知识问答模板) 作者:admin
1.申论作答是否只是写文章?答:申论的题型有多种,有先判断再说明判断依据及个人看法的,有先找出关键词再做背景链接的,有先阅读理解资料再对限定的材料进行排序的,还有专门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这些题型都要以阅读理解、分析判断为基础,要进行归纳、概括、整理,除作文题外,申论试题的作答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文章”。要正确作答申论,必须针对可能出现的题型,进行应试训练,掌握不同题型
第4篇 电子产品对中小学生的影响(电子产品对中小学生的使用利大于弊) 作者:admin
【模拟题】观点反驳题观点:无纸化,应用电子产品软件对中小学生进行弊大于利:论据一:电子产品会损害学生们的视力和书写能力;论据二:学生较缺乏自制力,面对电子产品,娱乐功能会大于学习功能;论据三:依托电子软件辅助教学,老师们存在着不用心备课,照本宣科的情况。请对以上论据进行一一驳
第5篇 申论材料里的例子(申论材料题答题技巧) 作者:admin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道:“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後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意思是仓颉初造文字,是按照物类画出形体,所以叫做文,随后又造出合体的会意字、形声字,以扩充文字的数量,这些文字就叫做字。由此可见中国的文字是由形而来,从而发展至形意结合从而传递信息、实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