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对策问题解题技巧(对策问题题型)
- ·下一篇文章:
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
健全的制度建设,既要让心怀不轨者无漏洞可钻,也要让认真研究者不受桎梏,也只有如此,才是对国家的科研资金负责,对国家的科研工作者负责,对国家的科研事业负责。
10月10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了7名教授非法套取国家科研专项资金的情况。涉事教授套取的资金总额超过2500万元,令人震惊,而更让社会舆论惊讶的是,几位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当有影响力的着名学者,也做出了和自己身份不相称的行径,身陷腐败。
中纪委的这次通报,揭开了我国科研资金流失问题的盖子,同时也暴露出了各个高校与科研机构中对国家科研资金管理的疏失与漏洞。此次7名涉案学者的所在单位,都是国内一流的学府,本应该有最严格、最科学的科研资金管理体系。在这些高校之中,仅仅7个人竟然就能非法套取如此巨额的科研经费,让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各个研究机构现有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处理不端学者是治标,而如果要治本,就必须在制度上加强对国家科研资金的管理,从而在根本上杜绝学术腐败。
在科研经费管理的诸问题中,危害最深的是一种形式主义作风。在不少高校中,主管经费报销的部门都有“只认发票,不看用途”的习惯。对于在校师生呈交的报销申请,财务部门往往对发票的格式、数额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当作“严格管理”的表现,以至于许多研究之中正常的花销无法顺利报账。相反,对于发票之外的问题,审核者却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报销者糊弄过去。在北京的数所高校附近,不少复印店干脆做起了向师生兜售发票的生意,而许多出售办公用品的百货商场附近,也常有“发票黄牛”流动。而用“搞”来的“合规发票”报销,几乎成了某些在校师生与财务部门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与此同时,各大高校还常常把报销时间框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导致不少研究者都要在研究尚未展开之时就把钱先报出来,这就更为心怀不轨者提供了操作空间。在这种不够科学的管理体系下,有套取科研资金歪念头的人,不需费太多力气就能够得逞。
总的看来,各个高校与科研单位的科研资金管理大多是“因地制宜”,莫衷一是,在制度建设上有好有坏,上述问题也分散存在于不同单位的不同领域。现在,中央有意清理学术界的腐败现象,必然需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引导各单位制定相对统一而合理的资金管理制度,消除形式主义,强化对科研资金用途与流向的有机监管,将对保护国家科研资金大有裨益。需要提醒的是,健全的制度建设,既要让心怀不轨者无漏洞可钻,也要让认真研究者不受桎梏,也只有如此,才是对国家的科研资金负责,对国家的科研工作者负责,对国家的科研事业负责。
相关文章:
第1篇 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 作者:admin
健全的制度建设,既要让心怀不轨者无漏洞可钻,也要让认真研究者不受桎梏,也只有如此,才是对国家的科研资金负责,对国家的科研工作者负责,对国家的科研事业负责。10月10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了7名教授非法套取国家科研专项资金的情况。涉事教授套取的资金总额超过2500万元,令人震惊,而更让社会舆论惊讶的是,几位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当有影响力的着名学者,也做出了和自己身份不相称的行径,身陷腐败。中纪委的
第2篇 对策问题解题技巧(对策问题题型) 作者:admin
考生们在作答申论提出对策的题目时,往往会纠结于作答任务数量的判断。纠结于要不要去写问题。在此,中公教育为备战申论考试的考生分享一下提出对策问数判断的技巧。一、知方向:为什么有问数判断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提出对策题的作答主要以提对策为主,对策在答案中的表述也是占绝大篇幅的。而往往有些题目在题干表述时,往往表达让考生
第3篇 节约不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能力,心得体会(节约不仅仅是节约粮食) 作者:admin
日前,某地一家医院为套取更多计划用水指标,减少因为超指标用水所需要支付的高额水费,打开所有水龙头,让清水白白流了三天,浪费自来水至少上百吨。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医院的浪费行为受到了普遍谴责。笔者认为,医院浪费固然不对,但节水管理部门的机制设计也欠妥。据说,该地节水办认为该医院每月900立方米就够用了,而医院说每月要用3000立方米,相差巨大。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这样那样的机制漏洞,才使得医院在计
第4篇 教师招聘考试易错题汇总(招教易错题集锦) 作者:admin
一、单项选择题1.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这句话体现了美术教育的()。A.文化性B.多样性C.情感性D.技艺性【答案】C。2.在写意画法中,()是一种突发力的运用,如“高山坠石”产生一种气吞山
第5篇 治理现代化申论范文(治理现代化视角) 作者:admin
对转型期的中国而言,移风易俗应与基层治理、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从构建新的文化环境的角度在更高层次上予以考虑古人讲,习俗移志,安久移质。人文风俗无论好坏,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群众喜欢什么,反对什么,都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对推进社会治理和文明现代化而言,移风易俗无疑是重要的一环。日前,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