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先宏观后微观(先学宏观还是先学微观)
- ·下一篇文章:
2018年土壤污染详查数据(2020年土壤污染)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将于2013年10月启动,届时公务员考试网将第一时间为考生公布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与职位表,请考生随时关注。
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与申论,俗话说:“得申论者得天下”,很多考生认为申论无法备考,其实不然,申论作答其实是有迹可循的,最可靠的参考资料即报考省份公务员考试大纲。
除了考试大纲,公务员考试大都与时事政治紧密相关,尤其是申论的命题范围基本都限定在时下的热点话题,都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难题紧密相关,所以时政热点的备考尤为关键。现公务员考试网将不断为考生发布最新最权威的申论热点时评,供考生备考参考。更多申论指导可参考《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
土污染数据应不应公开
【背景链接】
北京律师向环保部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5月8日,律师董正伟收到环保部的行政复议决定书,决定维持环保部此前不公开信息的答复,但表示核定相关结果后向社会公布。
【热点点评】
2010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至今结果仍难脱敏。官方的胸脯却依旧拍得信誓旦旦。2009年,环保部一名副部长就公开承诺,一旦结果出来,将在第一时间公布。屡次的承诺已显苍白,但不足以磨灭公众的期待。国家秘密的理由也不足以消灭公众的质疑:土壤污染数据的国家秘密期限还有多久?公众对脚下土地污染的恐惧还要持续多久?
公众有知情权、监督权,有充足的权利质疑。质疑也应该不休,因为监测、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既然土壤污染数据是国家秘密,这种秘密是何种级别的?鉴定土壤污染数据属于国家秘密的标准是什么?污染结果属于国家机密,那么调查过程属不属于机密?调查到了何种进度?这些都是沉甸甸的问号。环保部一句轻飘飘的“暂时按照国家机密管理”,恐怕不能堵塞悠悠众人之口。
目前看来,环保部附加的解密条件是,待到详查完毕后,结果自会公布。土壤污染状况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核查,属当然之理。但环保部只愿意发布模糊的时间预期,不提供具体的时间表,恐难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欲望。一项花费了纳税人十几亿元的巨大调查,自然应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环保部的钱是如何花的?重点区域需要如何进一步的详查?等等信息都需要公开,让公众评头品足。既然相关数据不能公布,为何不公布进程让公众监督?倘若公众介入了进程监督,恐怕环保部也不会将普查结果一拖再拖,延至无期。
从环保部的答复中可以看出,环保部也在努力降低公众的期望。环保部说此次土壤调查属于普查性质,只能宏观反映总体。至此,民众应该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次土壤调查竟然不是“摸清家底”。这次普查的最大意义是为国家决策提供参照。由此,环保部的话里深深地透露着这样的意味:宏观数据不能指导实际生活,请民众消停。
但是民众不会消停,家是组成国家的一份子,有家才有国。民众有免于恐惧的权利,也热怀国家更加美好的希望。不断拷问土壤污染数据的秘密期限,不断质问我国为何没有《土壤污染防治法》,不断行使监督权以维护知情权,这是一个中国公民应有的责任。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8年土壤污染详查数据(2020年土壤污染)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将于2013年10月启动,届时公务员考试网将第一时间为考生公布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与职位表,请考生随时关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与申论,俗话说:“得申论者得天下”,很多考生认为申论无法备考,其实不然,申论作答其实是有迹可循的,最可靠的参考资料即报考省份公务员考试大
第2篇 先宏观后微观(先学宏观还是先学微观) 作者:admin
在社会科学中,通常把从大的方面、整体方面去研究把握的科学,叫做宏观科学;从小的方面、局部方面去研究把握的科学,叫做微观科学。宏观微观相结合,对于科学的研究会更透彻全面。中公教育专家通过研究发现,言语的做题同样如此。在言语的解题过程中,宏观,是指从
第3篇 公务员申论80分经典范文(公务员申论速成) 作者:admin
一、了解申论考试试卷结构和基本题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了解申论考试的基本形式和考查内容,才能在短暂的冲刺时间里,有的放矢,针对不同题型,采取不同的备考策略,找准采分点,拿到高分。这一点,大家可以参照历年真题,了解申论考试的相关基础知
第4篇 2020年芜湖市镜湖区教师招聘(芜湖市镜湖区教师公示) 作者:admin
为了满足我区教育均衡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逐步解决中学急缺教师问题,经研究同意,由镜湖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外聘用制中学教师56名。一、招聘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二、招聘对象1、年龄要求:30周岁以下(
第5篇 公务员行测数学公式(公务员行测数学占比) 作者:admin
数学运算部分一直是众多考生复习的难点所在,解题耗时长、题型变化多、考查灵活性强。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考试中占得先机,各位考生应仔细研读真题,正确把握数学运算部分的复习方向,并制定合理的备考方案。在此,中公教育专家进行指点。数学运算部分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数量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技巧,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