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判断推理反向验证法(反向验证法中公)
- ·下一篇文章:
分析行文思路答题模板(分析行文思路)
在行测言语理解的主旨观点类的题目中,有很多同学知道需要去分析文章的行文脉络来确定文章的重点。但是很多同学的疑问是:我分析了行文,但是我怎么知道哪句话重要而哪句话不重要呢?甚至很多同学觉得,每句话都挺重要,是不是就应该选最能囊括全文所有内容的答案最合适呢?其实并不是。我们要想确定文章的重点,就必须在分析句子之间关系的时候问这么一个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到底是谁为谁服务?
比如以下这个文段:
黏土看上去似乎是一种肥沃度差、由多种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但却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地。在模拟古代的海水中,黏土会形成水凝胶——由大量可吸收液体的微小空间构成(像海绵一样)。过去几十亿年里,被禁锢在这些空间里的化学物可能发生了复杂的反应,从而形成了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以及最终生成活细胞的各种系统。黏土形成的水凝胶可能对上述化学过程起到了禁锢和保护的作用,直至发育出将活细胞包裹住的细胞膜为止。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黏土在地球生命起源中的作用
B.地球生命也许最初发源于黏土
中公解析:这道题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文章的第一句指出了黏土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地。接着作者指出:通过模拟古代的海水,发现了黏土是通过形成水凝胶来为活细胞生成提供必须的化学物质,进而发育出包裹活细胞的细胞膜。很多同学会发现,A答案对应了后文这部分的内容,B答案对应的是第一句的内容。那到底第一句和后文谁才是文章的重点呢?此时我们就需要问自己那个问题:第一句和后文的部分到底是谁为谁服务呢?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在后文去讲黏土在地球生命起源中的作用呢?它跟“地球生命最初发源于黏土”是什么关系呢?其实作者讲黏土在生命起源中的作用,就是为了证明地球生命最初发源与黏土这个观点。所以后文是为了前文服务。那既然写作后文的目的是为了前文服务,很显然,被服务的是重点。所以本文中,第一句才是文章的重点,我们应该选的是B答案。
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句子之间往往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只有分析清楚句子之间谁为谁服务,确定了被服务的重点,只要根据重点部分的概括来匹配答案就可以了。
我们再来看一题:
在中国,大家非常明显地感觉网络民意代表了民意。所谓网络民意其实非常复杂,通过研究,可以证实网民的统计学构成跟整个中国人群统计学构成是不同的。如果把网络民意直接等同于当今社会民意的话,其实有点像把一个城市里的富人区视为整个城市的代表。常上网的人都知道,这里大多数人是沉默的,只有少部分人是积极的参与者,大加喧哗的其实永远是少数人,然而就是这些少数人决定了网络议题的走向,给人造成一种感觉,似乎这些人代表了网络民意,再推广一下的话,似乎代表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民意。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调查网络民意需要科学分析网民的统计学构成
B.通过网络进行社会民意调查的方式不够科学
C.对网络民意应理性分析和全面认识
D.网络议题的走向不应由少数人决定
中公解析:这道题是一道易错题。如果不分析行文脉络,会觉得A、B、C、D答案似乎在文章中都有。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句作者就提出,中国很多人都觉得网络民意代表了民意。接下来作者先指出统计学构成来说,网民就不等同于当今中国的社会,所以如果你把网络民意当作是民意,会有代表性的错误。接着作者又说,哪怕是网络民意,本身也是少数人的积极参与,其实不是网络民意,更代表不了中国社会的民意。所以我们会发现,后文这个部分其实都是为了去回应前文中“很多人都觉得网络民意代表了民意”这样的一种想法,通过列举后文的两个方面来说明,网络民意其实不一定等同于民意。所以文章后文其实都是为了去反驳前文的观点来写作。因此本文作者只是为了说明对网络民意应该正确认识,答案应该选C。
通过这样的两道题,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行文的分析非常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弄明白到底句子之间谁为谁服务,确定被服务的重点,从而确定答案。各位同学也一定要坚持这么去分析,这样才能化复杂为简单,更好地判断文章的行文主旨。
相关文章:
第1篇 分析行文思路答题模板(分析行文思路) 作者:admin
在行测言语理解的主旨观点类的题目中,有很多同学知道需要去分析文章的行文脉络来确定文章的重点。但是很多同学的疑问是:我分析了行文,但是我怎么知道哪句话重要而哪句话不重要呢?甚至很多同学觉得,每句话都挺重要,是不是就应该选最能囊括全文所有内容的答案最合适呢?其实并不是。我们要想确定文章的重点,就必须在分析句子之间关系的时候问这么一个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到底是谁为谁服务?比如以
第2篇 判断推理反向验证法(反向验证法中公) 作者:admin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逻辑判断占有一定比例,其中重点部分是可能性推理题型。可能性推理主要考查的是加强型和削弱型,针对加强型中的前提型题目如何快速确定需要补充的前提?除了正常的进行加强分析以外,可以通过反向验证法进行快速解题。反向验证法简单地来说就是将选项进行否定之后代入题干,如果这个否定的选项对题干论点不产生任何影响,所以这个选项是可有可无的,即不是必备前提。反之,要是
第3篇 化学常识选择题100道及答案(化学常识知识大全) 作者:admin
近期已经进入了事业单位备考的高峰期,面对备考环节,总有同学会觉得除了政治和法律的常规部分之外,其他特别杂乱的内容不知道如何着手,而这种常识题又是无法避免的,今天我们简要介绍一些化学常识中的误区,并进行一些
第4篇 公务员面试如何说的自然(公务员面试自己怎么练) 作者:admin
2017国考面试大战即将拉开序幕,而在国家公务员面试中处于绝对地位的综合分析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考生必须处理好的工作之一。要想真正处理好这面试第一关,必须真正了解此类题型特点,以及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考官的意图,来获得考官的认同。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综合分析作为面试考场必考的内容,通常作为首题来考察考生对时事的熟悉度和认知的深度,以社会现象和热点,哲理故事,
第5篇 两抢一盗哪个最严重(两抢一盗判多少年) 作者:admin
【导读】在各类考试中,刑法中财产型犯罪一直都是考察重点,可考性很高,今天就刑法中“两抢一盗”罪名给大家做个区分。【真题再现】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抢劫罪的是:A.甲在路上趁乙在路边与小摊摊主讨价还价时,将乙自行车筐里的包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