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国考 逻辑判断(行测中逻辑判断)
- ·下一篇文章:
半月谈2020年第13期(半月谈2021年第15期)
《申论》是公务员考试的一门科目,也是许多考生比较看重、担心的一门考试科目,这就需要考生全面了解申论学习的各部分内容及知识系统,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技巧,进而提高自身对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考生仅通过做题来取得申论的高分,提高这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往往是不够的,考生应抽出时间去多读一些书刊杂志,多读一些中外名著及相关的专业著作,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应试者可以通过阅读近一年来的《半月谈》、《时事资料手册》等时政刊物的方式关注思考社会热点问题。为帮助考生积累素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会持续更新半月谈,同时考生应结合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http://www.gjgwy.org/201303/2259.html)中申论指导进行全面复习。以下是《半月谈》2013年第15期内容:
是什么催生人性之恶
因戾气暴发在商场砍人,因停车纠纷将幼童摔死,因上访不果向公交纵火……接接连连的个人暴力事件,一经报端、网络披露开来,便引发民众对公共安全的担忧情绪,也牵动起舆论对社会文明的深沉拷问。
也许只是日常的偶然事件,也许只是媒体的集中曝光,但人们还是从弱势欺负弱势的凶狠和个体报复社会的恐怖中,感受到了世态人心的浮沉,观察到了社会矛盾的潜显。
我们应当谴责并制止,所有的暴力都是对文明进步的悖谬,所有的仇恨都是对包容和谐的颠覆。同时,我们也当追问和求解,是什么在催生人性之恶?如何从源头祛除社会戾气?
首先让人警醒的,是同样被媒体频频聚焦的行政暴力的蔓延和危害。
尽管法治政府、行政文明的建设进程正在加快,但是,人们还是不时看到身边发生的另一种乱象:有城管队执法,或围殴村民,或爆踩商户;有保安队截访,限上访者自由,向上访者施暴;有联防队治安,轻则伤人筋骨,重则夺人性命;更有那些强行征地拆迁逼人上高楼进社区的,引发了一次次平民拼命抗争,酿成了一场场群体冲突事件……
当然,一些政府官员总会在第一时间出来先自划清界限:他们都是不在编的临时工。可是,百姓都很明白:这些临时聘用人员毕竟都是政府的雇员,他们的这些举动.毕竟都是履行政府职能的执法行为。而且,在矛盾冲突的善后中,这些政府官员展现出的也多是纵容包庇,百般推脱,竭力掩盖真相,甚至以维稳之名,动用强制力量高调介入,加剧冲突。这一切,与现代政治倡扬的法治政府、行政文明,与现代领导必具的群众观念、人文关怀,相去何其遥远?
不能回避,政府行为自有其或大或小、或积极或消极的示范效应,从而与民众情绪生成着无形的传导和互动、撞击和强化,负面的甚至产生以暴易暴的社会冲动。
往深处延伸,我们则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的流失和追寻。
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近年来广大民众最强烈的呼声。收入不公,让弱势群体倍感生活压力的沉重,基尼系数的居高不下,已接连敲响“中等收入陷阱”的警钟。更为显眼的是财富不公。看一看网络拳报的那些官场上的“房叔”“房姨”“房姐”,坐拥几十套房产的财富神话如何能轻易制造出来?再看一看许多乡村,土地被政府强行低价征占、被资本强势集中流转,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被何人侵夺?更深层的则是权利不公。在制度的缝隙中,在政策的扭曲中,权力的寻租与资本的依傍相链接,垄断更多的发展资源,占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攫取更多的发展红利。利益的多元,社会的层化,给底层民众带来的,不仅有制度性的分配不公,而且有等级化的人格歧视。一些自恃“有身份”的特权者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一些标榜“有身价”的暴发户气粗如牛,肆无忌惮,不时还冒出一些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雷人雷语,那种野蛮的专横和赤裸的炫耀咄咄逼人。当底层民众的心中涌起一种对生存发展的无力感、对人生梦想的挫败感和对尊严体面的羞辱感,任何一点新的伤害,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那最后一根草。
公平正义既是一种理性原则扣道义要求,也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关系和日常的生活意义。
从系列极端事件的发生中,我们还体验了国民心性的演变和底线伦理的挑战。
在社会共同营造的文化氛围中,在百姓共同沉溺的文化期待中,个人暴力和社会戾气,已经获有了它生长的激励和文化的因子。先听听家长对孩子为人处世的日常教育,不少是凡事既不能忍让、更不能吃亏的谆谆告诫:再翻翻书摊上成功学励志学的经验秘诀,不乏狼性文化、厚scsgk.com黑之道的特别推崇:还有引发社会争议的黑暗童话热中的经典颠覆,时兴恐怖、丑陋的人物形象,渲染阴暗、残酷的故事结局。儿童需要鲜亮多彩的世界和美好光明的向往,社会需要惩恶扬善的激励和理性文明的建设。可是,我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张扬的又是什么,播种的又是什么?
当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放开闸门,让私利无限膨胀,物欲恣意横流,当市场经济的潮水急速漫过社会生活的堤坝,优胜劣汰的竞争无情演变弱肉强食的互残,当一个社会纵容恶行、播种仇恨和张扬暴力,或庸常或极端的人性之恶冲决了心理的障碍和道德的禁忌,公然招摇过市,自我标榜,当文明不能行其道,正义不能彰其本,原子化、陌生化和丛林化成为生活的现实,道德的危机、社会的溃败也就行之不远了。
我们需要重建社会,重建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重建社会伦理和社会价值。
所幸的是,我们的心灵中,依然有公平正义的坚守和捍卫;我们的生活中,依然有道德良知的呼唤和践行。许许多多的“最美”人物,正在用自己默默的努力和平凡的奋争感动着周围,感动着中国,用他们点点滴滴的日常之善,丝丝缕缕的人性之美,在燃烧人们向善而生的意愿,在激发人们永不停息的前行。
希望就在这里升腾,力量就在这里凝聚。呵护这种希望,壮大这种力量,我们就能改革制度,就能改变社会,也就能改善我们自己。
推荐阅读:
2012-2013年《半月谈》时事政治汇总
相关文章:
第1篇 半月谈2020年第13期(半月谈2021年第15期) 作者:admin
《申论》是公务员考试的一门科目,也是许多考生比较看重、担心的一门考试科目,这就需要考生全面了解申论学习的各部分内容及知识系统,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技巧,进而提高自身对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考生仅通过做题来取得申论的高分,提高这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往往是不够的,考生应抽出时间去多读一些书刊杂志,多读一些中
第2篇 国考 逻辑判断(行测中逻辑判断) 作者:admin
又到一年国考备考时,国考行测题量大,难度也较省考和事业单位考试稍难一些。在行测判断推理部分有十道逻辑判断题总是让很多考生苦恼,直呼“烧脑”。为了让大家能够顺利备课,成功“秒杀”题目,中公教育将向大家介绍逻辑判断加强型的“前提型”这种小题型的解题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首先,何谓前提型?大家可以根据问法形式做出简单判断。常见的问法形式包
第3篇 《中国法院的互联网司法》白皮书(《中国法院的互联网司法》)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最高人民法院将于12月5日在浙江乌镇召开世界互联网法治论坛。论坛开幕前夕,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发布了《中国法院的互联网司法》白皮书。白皮书为中英文双语版,中文全文约1.6万字,从5个方面充分展示中国法院互联网司法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
第4篇 商品二因素是指什么和什么(商品二因素的定义) 作者:admin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中,有一个基础性常考知识点,就是商品的二因素,在往年的考试真题中,不光直接考查商品的二因素,还会考查到一些相关的知识点,主要考查以下问题。一是商品二因素的内容,商品二因素分为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中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
第5篇 从千亿快件中感受经济韧性(从千亿集团开始) 作者:admin
小小快递,连接千城百业、畅通供需两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便利群众生活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快递业务量这一指标,是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独特窗口。12月1日,国家邮政局大数据平台显示,2022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正式突破1000亿件,比2021年提前7天。12月1日至12日,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