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4上海公务员申论b卷答案(上海公务员申论答题技巧)
- ·下一篇文章:
国考申论素材如何积累(国考申论必备写作素材)
赢在面试——申论材料的“移花接木”
贵州分校刘天富
在上结构化面试的过程中,许多考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很是欠缺,有时候会出现“词不达意”甚至是“有口难言”的情形,这样的情况别说是“攻擂”,对于“守擂”的考生来说也是很危险的事情。实际上在笔试阶段,申论其实是可以为面试做一些准备,以帮助考生在面试中减轻压力的。本文初步探讨如何将申论与面试相结合,仅代表个人浅见。
一、面试培训中考生情况综述
绝大部分学员能够进入面试,除了运气成分之外,很多还是有一些实力的,至少在语言表达还有逻辑方面没有太大问题,只需老师雕琢指导即可提升。而对于另外一小部分而言,会存在“有口难言”或者“答题内容空洞”等情形,这些学员有些是进入“小围”的,需要守住自己的现有名次,有些则需要“逆袭”且分差不大,反超的希望和概率较大。而学员在短期的面试培训中想要解决身上的“硬伤”问题,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因为面试需要一定的积累。虽然面试会有晨读,但是由于时间短加上学员心理压力大等各种因素,实际上培训的效果有时候很不理想,加上课后训练缺乏针对性点评,其成功上岸概率自然不得而知了。
二、申论材料的“移花接木”——为面试提前做准备
申论由于本身材料就有很多的文字,在培训的过程中,作为老师应该做一些少许的面试的铺垫,提醒学生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便可以做摘抄,既可以当作文章写作的素材,一旦进入面试之后,就会无形中有了很多“干货”积累,不用大量的去背诵记忆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这样面试备考的负担就会减轻很多。例如2016年国考申论副省级材料6:
6. 有教育专家撰文指出:“教育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了。”该文择要如下:
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术、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术层面,而是我们的教育缺乏灵魂的东西。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了一本书《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解放心灵,按柏拉图的语境来说心灵究竟应该转向哪里?我认为是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智慧。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都没有确定的指向。
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浮躁、不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要不够。什么叫过头?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改,改得我们老师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就是过了头,忘记了还有教育规律,还有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
“可能”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现在他所学的,甚至他的才能,他的分数,都不能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但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丢,这样才能够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
“适当”,指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不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一定要让孩子学他内心喜欢的东西。
蒙田说:“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哲学家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如果一味去适应外界社会,结果就把社会最乱的东西学会了,主流价值却全部忘了。
这则材料阐述了某教育专家对于当前教育的一些看法,有很多经典的表述,如果平时能够记忆并复述的话,在面试中考到类似话题时则能答出彩,获得高分,如“当今时代,很多的家长喜欢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参加各种兴趣班,如钢琴班、舞蹈班等,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对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这道面试题便可以借鉴上述申论材料的经典表述(包括名言警句),让面试答题不再“无话可说”以及“空洞无物”。
当然,由于申论培训重点是“写”,锻炼“笔杆子功夫”,所以授课中不能花费大量时间讲解申论与面试的联系,否则本末倒置,教师只需适当强调即可,让学生内心有提前准备的意识,从而“有备无患”。
相关文章:
第1篇 国考申论素材如何积累(国考申论必备写作素材) 作者:admin
赢在面试——申论材料的“移花接木”贵州分校刘天富在上结构化面试的过程中,许多考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很是欠缺,有时候会出现“词不达意”甚至是“有口难言”的情形,这样的情况别说是“攻擂”,对于“守擂”的考生来说也是很危险的事情。实际上在笔试阶段,申论其实是可以为面试做一
第2篇 2014上海公务员申论b卷答案(上海公务员申论答题技巧) 作者:admin
得申论者得天下!原因有二:其一,基本上大部分考生的行测能力几乎差不多(高手、高智商者除外),考试中真正决定分数段位的,其实是申论;其二,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中,比较注重的是公文与材料的写作能力,而行测中考查的数量关系运算、判断推理等,在公务员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其实很少甚至是根本不会应用到,当然诸如财政、审计等部门除外,这些部门的工作业务性质决定了还是要求
第3篇 天津公务员常识题(天津行测常识题) 作者:admin
如果问到广大考生,行测考试中哪个部分比较重要,相信答案会有很多。有人认为言语理解比较重要,因为言语理解的题量大;有人认为数量关系很重要,很为数量关系部分难度比较大,容易拉分。当然,这些都很重要。不过,还有一个部分希
第4篇 公考数量关系快速解答技巧(公考数量关系类型) 作者:admin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数量关系如何简化题干信息。数量关系是对数理思维的考察,能不能将复杂的题干转化为数理关系往往是解题的关键。今天,华图教育将跟各位考生分享一个简化题干信息的“小绝招”——比例的转换。一、什么是比例的转换?比例,是两个数值的最简整数比值。比例的转换,是指在计算关系中,如果两个量的商是一定的,那么这两个量成正比关系;如果两个量的
第5篇 国家公务员申论文章精彩结尾展示怎么写(公务员申论作文万能结尾) 作者:admin
文章写作讲究的是“起”、“承”、“转”、“合”,这里的“合”说的就是文章结尾。结尾是一篇文章的最末部分,起到收束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很多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不注重结尾的写作,不懂得去使用点睛之笔和关键性语句,导致文字显得收尾无力,甚至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