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如何利用资料(资料的用处)
- ·下一篇文章:
左右为难是什么意思解释(左右为难指什么)
人际沟通类题目往往被认为是比较简单的一类题目,但是,真正想处理好人际沟通中的难题是很难的。特别是有些题目设置得比较刁钻,往往给考生一种“左右为难”的感觉。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响应的技巧,就很有可能会出现问题。请看下一题。
“你负责起草一项专项检查工作的方案,你的副组长认为一项内容很重要,要求你添加在方案中,但是你的组长认为不需要添加这一项,要求你去掉这一项,你怎么处理?”(2013年国考财政部)
一、思路分析
本题是一道人际沟通类的题目,在这个题目中,你的身份设置是一个起草方案的工作人员,而发生矛盾的主体是你的两个领导,需要你给予同等的尊敬。而两个不同的领导对工作给出了不同的指导意见。这会让考生很难选择。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你通过有效手段处理好矛盾,并圆满完成工作。
面对领导的要求,一定到认真执行。对于难以兼顾的地方,要通过沟通的方法,化解矛盾。在这里,要摆正心态,相信领导给出的意见都是为了工作着想的。给出不同的意见只是因为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而已。做好沟通工作,相信领导是不会为难你的。
本题中虽特别给出了方案内容是一个“专项检查”,但是,本题矛盾焦点不在于此,所以并不需要对这个内容进行深入讨论。
二、参考答案
我作为方案的起草人,对方案的完整度和科学性负有直接责任,在起草过程中多听领导的指导意见是我的职责所在。但是,本题中,两位领导对同一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指导意见,所以,我应该认真分析,化解矛盾,保证最终的方案能够得到各位领导的支持。
我相信,两位领导对于这个问题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他们都是希望该方案能够有效顺利的实施。他们给出不同的意见,可能是各种因素导致的。
第一,有可能是我对于该方案某处的表述不够清晰,产生歧义,从而使两位领导对我的方案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所以,才会给出不同的指导。
第二,正组长往往是从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而副组长可能更关注于策划实施的细节,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关注点不同,也有可能会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
所以,我应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措施。首先,我应该对自己的策划方案进行再一次的梳理,看看策划中是不是存在表述不清,数据不全,有可能误导领导的地方,对于表述错误的地方及时改正,对于资料不全的地方及时补全。并向领导汇报,消除误解。
如果两位领导的不同意见并非由误解产生,我也会就该策划向两位领导进行积极沟通,将副组长认为所添内容的重要性反馈给正组长,也将正组长认为该内容的弊端向副组长进行解释。我认为,领导的最终目的也是希望该检查能够顺利实施,他们在充分掌握信息、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是会形成一个一致的答复的。
但是,如果两位领导当时并没有马上达成一致,我也会斟酌两位领导的意见,找出问题的集中点,修改方案,形成一个能够兼顾的计划,再向两位领导征求意见。
我相信,通过我的各种努力,两位领导一定会给予我足够的支持,不会让我在这个问题上为难。最终,我也一定能够圆满地完成策划,保证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www.huatu.com)
相关文章:
第1篇 左右为难是什么意思解释(左右为难指什么) 作者:admin
人际沟通类题目往往被认为是比较简单的一类题目,但是,真正想处理好人际沟通中的难题是很难的。特别是有些题目设置得比较刁钻,往往给考生一种“左右为难”的感觉。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响应的技巧,就很有可能会出现问题。请
第2篇 如何利用资料(资料的用处) 作者:admin
一、一目十行——看看真题:对于真题,考生要做到了然于胸。现在可查找到的的答案在一定意义上说都是“参考答案”,考生在学习之余,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修正完善,突破他人,也正是突破自己。看教辅:“只信书不如无书”,对于任何一本教材,考生们都要坚持批判学习的态度进行阅读,不破不立,
第3篇 2020年12月12日的时政新闻(2020.12月国内时事政治) 作者:admin
国内:1.2020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我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但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要强化机遇意识、风险意识,科学部署,狠抓落实,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
第4篇 山西公务员常识题(山西省考常识多少题) 作者:admin
1.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是——天鹅,2.举重时运动员为什么搓白粉——吸取手上的汗,成分:硫酸镁,3.非洲国家边界按什么划分的最多——经线或纬线,4.举重比赛的级别是按——按体重划分,5.仓储超市与其它超市最大的不同点是——储售场地合一,6.18世纪德国贵族热衷于收集并定制各种树木做的“木头书”,以木头做成的盒子,盒面用树皮制作,盒子里面都用来装——树叶、果实等,7.鸵鸟受到惊
第5篇 哲学认识和实践(从哲学的角度谈谈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作者:admin
(1)这是由实践的本性决定的,实践是能动的、受意识支配的,这决定实践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2)这是由认识的特性决定的,认识的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基本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使实践达到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