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事业编十九报告100题(事业单位关于十九知识答题)
- ·下一篇文章:
好人不得好报的案例(好人法是什么)
12月19日,民法总则草案提请三审,为鼓励与保护见义勇为行为,草案三审稿新增规定: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过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别让好人流血又流泪”,是近十余年来公共舆论场上不时就能听到的吁请。用制度保障见义勇为者也因此成为一个选项。立法层面的努力一直没断,2012年,民政部等七部门还曾专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这份《意见》明确,“国家对公民在法定职责、法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挺身而出的见义勇为行为,依法予以保护。”
但对见义勇为的法律保护,从来不是出台修订几个条款或推出一部规范性文件,就能解决的。“见义勇为”的界定,就是一个超级难题。迄今为止,还没有哪部法律,给见义勇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上述《意见》虽然设定了前提,但落点仍在“见义勇为行为”——看似释明,实则仍旧模糊。
这不能怪立法者偷懒,实在是见义勇为难以界定。什么叫“义”、什么叫“勇”,我们举个例子还可以解释,要浓缩在抽象的文字里,殊为不易。但就一起典型的见义勇为个案而言,它至少涉及救助人、被救助人、侵害人、第三人等不同的主体。因行为的不同、救助的对象不同、造成的后果不同等,见义勇为可能产生多种完全不一样的法律关系。以造成损害的不同来说,救助人的行为可能损害受助人,也可能损害加害人,还可能损害第三人,当然最常见的是损害救助人自己。
现实生活中,因见义勇为所引发的民事责任纠纷,并非全然无法可依。比如,救助人自己在见义勇为中受伤的,依最高法《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见义勇为者可请求受益人给予补偿”。再看民法总则草案三审稿中新增的相关规定,也只是强调了一种,即“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过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我不太同意有的媒体把这一条新规捧上了天,认为新规解除了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将对弘扬见义勇为产生巨大推进作用。事实上,救助人造成受助人损害不担民事责任,还有个尾巴,即“有重大过失”除外。救助并非天然无责,见义勇为超过了必要限度,仍要承担民事责任。苛求救助不产生损害,当然不合情理。但救助者在救助之前,也要基于常识判断并尽量控制救助产生的损害——如果普通人的合理预判都能看出,救助对被救助人造成的损害,较之不救助还要严重得多,这恐怕无法为救助人免责。法律认可见义勇为,也绝不能鼓励见义乱为。选择见义勇为,其实就是选择了一份责任。这也是见义勇为高于法律的道德感召之所在。
别扫我,怕你知道太多!
相关文章:
第1篇 好人不得好报的案例(好人法是什么) 作者:admin
12月19日,民法总则草案提请三审,为鼓励与保护见义勇为行为,草案三审稿新增规定: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过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别让好人流血又流泪”,是近十余年来公共舆论场上不时就能听到的吁请。用制度保障见义勇为者也因此成为一个选项。立法层面的努力一直没断,2012年,民政部等七部门还曾专门联合下发了
第2篇 事业编十九报告100题(事业单位关于十九知识答题) 作者:admin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上做了关于新时代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对于事业单位考试来说,便成为了考试时政和中特考试的重点内容。要想知道十九大报告的考点,那么就得从十九大报告的几个比较重大的角度出发去关注其内容。报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总论和分论,
第3篇 四中全会主要都谈什么内容(四中全会做什么) 作者:admin
申论的提升需要不断积累,除了做题之外,各位考生还可以通过积累一些金句为自己的文章写作增添色彩。转发习近平在四中全会上说的10条金句,希望备战2020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多多积累!1.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2.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
第4篇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作者:admin
1、你认为你自己有哪些优点,你认为你比较适合做哪些工作?答:我从不认为自己有特别突出的优点,我认为自己大学5年最重要的收获是学到了一些分析问题和看待事物的方法。我是学建筑设计的,在设计上,尤其是在设计大型和功能复杂的公用建筑
第5篇 如何考好行测(如何备考行测能拿高分) 作者:admin
逻辑判断始终是历年国省考行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有一种不常见的必然性推理“前提型”题目,常常被考生们所忽略。在这里中公教育带大家学习一下必然性推理“前提型”题目的解题方法。核心思想:根据“结论”推“条件”一般的必然性推理题目,往往是要我们根据题干所给的若干命题条件,利用其推理规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