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设立保险公司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并遵循什么原则(设立保险公司需要符合什么法律规定的章程)
- ·下一篇文章:
提升公共环境(提升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途径一般有)
|背景链接*
备受社会关注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经一个多月。相关部门近日公布的“满月考”成绩单显示,上海湿垃圾日均清运量比上一个月增加了15%,比去年年底增加了82%,生活垃圾分类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发现存在一些新的问题。可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则是基础性工程。
|公考角度中公解读*
[提出观点]
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综合分析]
公众生态环境素养,是指公众素养在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是生态环境领域的公众素养,它是公众对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所持敬畏之心与良好习惯。
具体来看,公众生态环境素养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认知能力水平,即“知”,二是指公众的保护环境行为取向和具体行动,即“行”,它强调公众对生态环境的知行合一、一以贯之。
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严峻形势使然,也是垃圾分类形成长效机制促进习惯养成使然。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促进习惯养成。尽管垃圾分类从2000年启动试点以来力度不断加码,有的地方还专门立法,但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可见,推进我国垃圾分类工作,亟待加强公众生态环境教育,使垃圾分类成为习惯、成为新时尚。
[参考对策]
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
一是应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思想决定行动,思想统一才能步调一致。只有摒弃思想认识之“雾”,才能清除生态环境之“霾”。
二是全社会要自觉端正生态环境保护态度,积极行动起来履行职责主动担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态度决定一切,生态环境保护态度直接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前途。无疑,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各相关方积极行动起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于政府来说,行动要体现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上;对于企业来说,行动要体现在社会责任的担当上;对于公众来说,行动要体现在生活方式的转变上。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那么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就会永驻。
三是尽快提升公众生态环境行为能力。《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显示,公民在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监督举报和环保实践等领域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现象。究其原因,公众生态环境素养特别是行为习惯难辞其咎。为此,应依托家庭教育和个人实践全面培育公众生态环境素养,不断提升公众生态环境行为能力,为显著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提供坚实保障。
资料来源:
经济日报:努力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 南剑飞
相关文章:
第1篇 提升公共环境(提升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途径一般有)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备受社会关注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经一个多月。相关部门近日公布的“满月考”成绩单显示,上海湿垃圾日均清运量比上一个月增加了15%,比去年年底增加了82%,生活垃圾分类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发现存在一些新的问题。可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第2篇 设立保险公司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并遵循什么原则(设立保险公司需要符合什么法律规定的章程) 作者:admin
【导语】为方便考生备考2016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商法之保险公司设立程序》,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1.申请和审查。设立保险公司,应向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规定的文件资料
第3篇 应用文写作申论范文(请论述应用文写作的特点) 作者:admin
备考2017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华图小编整理了2017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之应用文写作的特点。助力2017年山西公务员考试。作为一门选拔性的考试,申论中的应用文写作题与广泛意义上的应用文不同,有其自身特点。同时与申论议论文重在论证不同,申论应用文的特点主要在“应用”二字上。另外,申论应用文写作题一般有一定的身份限定,即行文的视角一般是既定的,如假定你是某村的大学
第4篇 隔年倍数和隔年增长率(隔年倍数是什么意思) 作者:admin
对于行测资料分析题,相信大家对于倍数都不陌生。倍数除了直接考查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之外,还经常会结合比重,平均数等知识点进行综合性的考查。今天中公教育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下倍数和隔年增长结合后的关于隔年倍数的解题方法。基本概念隔年倍数求解的是现期值和基期值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过是中间间隔了一个完整的时间单位——年,对
第5篇 行测言语理解题常见易错成语有哪些(行测言语理解常考成语) 作者:admin
很多考生在行测考试中犯了让自己失分的错误,下面我们中公教育专家就盘点那些高频易错成语。1.文不加点【错误理解】对于此成语,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情况,容易理解成“文章没有标点”,这就大错特错了!【正确释义】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比喻作文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出自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2.差强人意【错误理解】不能让人满意。【正确释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