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甲单位义务植树一公里,乙单位紧靠(甲单位义务植树1000米)
- ·下一篇文章:
申论提出对策题万能句(申论提出对策题怎么答)
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所有公务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虽然近年来提出对策题在国考中出现的频率不高但是在各省的省考尤其是吉林省考的考试中提出对策题还是时常出现的。而提出对策题除了常规的题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出题方式,也就是对策改错题。那么中公教育今天就一起来分享一下对策改错题的思路。
一、对策改错题型示例
对于对策改错题一般问法是会说一些人给出的对策内容存在错误,需要我们指出不妥指出并进行改正。
例如:吉林省考2014年甲级真题第三题
“给定资料 8、9”反映了我国在保护古城镇、古村落方面的情况,其中传统村落保护志愿者们提出的《关于下桥村古村落保护的几点建议》中有些内容欠妥,请你指出其不妥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要求:(1)从内容和观点上进行修改;(2)指出一条修改一条,不足部分可以补充,不需要写成文章;(3)观点正确,语言准确,不超过 500 字。
二、题目分析
审题是我们在作答所有题目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我们以上面吉林省考的这道真题一起来分析一下对策改错题的特点。
首先从题干来说通过“并”字,我们知道这道题有两问,先指出错误在进行修改。(注意在指出错误时不用摘抄原句,只要说出错误在哪就可以)
其次从要求来说,“对内容和观点进行修改”,说明这些要修改的对策有些是从本身的观点就存在问题,而有些是观念没有问题只是在描述的内容存在问题;“指出一条修改一条”说明我们作答时不能将所有问题都指出在进行修改,也可以理解为不用进行要点的合并,按照原本要修改的对策进行对应就行,并且这样的要求也意味着基本上所有的要修改的对策都是存在问题的;“不足部分可以补充”说明要修改的对策除了本身存在问题外,可能也存在有一些对策缺少的情况,这需要我们在原有对策基础上进行补充;“不需要写成文章”意味着不用像原本的题干中一样写成建议书,只要指出并修改对策就可以,也就是这道题不是贯彻执行而是提出对策题。至于其余的要求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我们暂不分析。
三、作答思路
(一)明确要修改的对策是哪些,都有哪些内容。重点关注一些所有、都、一切、尽快、马上等极端表述的词汇。
(二)回到材料去寻找对应内容。材料可能是直接对策,也可能是问题、原因、经验教训等,要将其根据提出对策的方法推导出对策。以材料内容为标准,进行对比,查找问题。
(三)作答时,指出问题,并进行修改。
四、真题解答示例
(一)要修改的对策:
为使这座被誉为活化石的千年古村能免于大规模现代建设的破坏,当地一些传统村落保护志愿者四处奔走,并撰文《关于下桥村古村落保护的几点建议》给有关部门,呼吁保护古村。建议如下:
1、立即对正在建设的“洋心安置点”住宅小区建设项目进行调查,居民安置问题暂不考虑。=》建议一、不考虑居民安置问题
2、对严重影响古村风貌,尤其是在“姐妹廊桥”观赏视野内的现代建筑,应尽快对其外观进行仿古改造。=》建议二、对现代建筑外观进行仿古改造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提出对策题万能句(申论提出对策题怎么答) 作者:admin
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所有公务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虽然近年来提出对策题在国考中出现的频率不高但是在各省的省考尤其是吉林省考的考试中提出对策题还是时常出现的。而提出对策题除了常规的题型外,还有一种特
第2篇 甲单位义务植树一公里,乙单位紧靠(甲单位义务植树1000米) 作者:admin
单选题甲单位义务植树一公里,乙单位紧靠甲单位又植树一公里,如果按10米植一棵树的话,两单位共植树多少棵?()A.199B.200C.201D.202单选题甲单位义务植树一公里,乙单位紧靠甲单位又植树一公里,如果按10米植一棵树的话,两单位共植树多少棵?()A.199B.200C.201D.202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此
第3篇 面试人际处理题目及解析(人际类面试万能答案) 作者:admin
在面试中,有关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的考查非常多,而且考查题目的形式也是非常多样的,这类题目,经常会与实务工作相联系,与工作的情景密切相关,通过各类工作情景去展现考题。虽然题目形式多样,但人际类题目的核心考点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要明晰清楚,人际类题目常见的考点是什么,针对核心考点总结常见的解决办法,增加知识储备及积
第4篇 错位加减法求增长量(行测中错位加减法应用)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之错位加减法计算增长量。考试中,资料分析一直是很拿分的一部分,只要认真学习、练习都可以有很快的提升,但做题中普遍
第5篇 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2019年(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最新版) 作者:admin
文号:中组发〔2008〕20号发布日期:2008年11月04日第一条为了合理确定新录用公务员职务和级别,规范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工作,根据公务员法和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应当在规定的机构规格、编制、职数限额以及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范围内,按照拟任职务及其对应的级别进行。第三条新录用公务员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