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真相只有一个谁说的话(真相只有一个谁的台词)
- ·下一篇文章:
计划组织能力概述(计划组织能力考核标准)
考察计划组织能力类的题目几乎是结构化面试的必考题,这类题目在经过系统的学习后,大部分考生都可以按照题干要求完成作答。然而很多考生在答题时会存在题目可以作答,但作答不够有针对性,缺乏亮点,自然也就无法博得考官青睐。要想让计划组织类题目脱离同质化的困境,突破答题无亮点的重围,公考资讯网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活动目的,以目的为导向展开作答
开展任何活动都有其深层意义,把握活动目的,以目的为导向进行活动的策划安排,才能紧扣题目,体现针对性。比如宣传类活动目的都在于通过宣传改变意识甚至行为;调研类的目的大都在于强调通过调研获取有效信息,为下一步工作推动提供数据支撑;培训类活动的目的大都在强调提升能力,继而提高工作效率等。切不可按照模板泛泛而谈。
二、详略得当,懂得取舍。
计划组织类题目一般都是以真实活动为背景而命题的,在现实生活中,组织一场活动往往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要素,涉及诸多细节。有些考生在答题时,就会把现实活动中的种种细节都迁移到答题中,觉得这样才全面,比如在活动的时间表述上具体到了某日,活动流程阐述10条甚至更多。当细节过多时细节就变成了了啰嗦,凸显不出重点;当然,如果只是安排活动的前期准备、过程实施、事后总结也会显得套路。因此,在答题时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具体来讲,整体活动安排的主要流程要清晰,就像一颗大树,必须要有枝干。每个流程中把与活动要素相关的点答出来,在内容和形式上做重点阐释即可。
三、合理使用逻辑词,让作答更有逻辑性
在结构化面试现场,很有可能当天面试人数超过20人甚至更多,这就意味着同样的题目考官要听几十遍,想要让考官对考生的答题印象深刻,就必须要让考官记得答题大概答了哪些内容。采用第一、第二、……或者首先,其次……等这样的逻辑词,(注意第一、第二……是配套使用的逻辑词,首先、其次、再次、最后是配套的逻辑词,不可混用。)会让整体的答题呈现出次序性,流程和思路也更加清晰,便于考官捕捉考生的作答信息。考试更推荐考生使用第一、第二这套逻辑词,因为会有很多考生在使用首先、其次、再次后作答还没有结束,于是用然后代替逻辑词,使得作答条理不清晰,影响考官的听觉感受。
相关文章:
第1篇 计划组织能力概述(计划组织能力考核标准) 作者:admin
考察计划组织能力类的题目几乎是结构化面试的必考题,这类题目在经过系统的学习后,大部分考生都可以按照题干要求完成作答。然而很多考生在答题时会存在题目可以作答,但作答不够有针对性,缺乏亮点,自然也就无法博得考官青睐。要想让计划组织类题目脱离同质化的困境,突破答题无亮点的重围,公考资讯网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一、明确活动
第2篇 真相只有一个谁说的话(真相只有一个谁的台词) 作者:admin
在行测考试中,小伙伴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题型,几个人说了几句话或者就单纯给了几个条件,然后题干中说到,这几句话中有几句是真话或者有几句是假话,就让我们根据给出的条件判断哪个人说的是真话。其实这种题型是我们判断推理
第3篇 寻找突破口的图片(如何寻找突破口) 作者:admin
2020年多省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朴素逻辑基本都是行测常客之一。面对朴素逻辑,很多同学都会头疼,不知如何入手,即便做出来也是花费几分钟,这对于在考场上争分夺秒的情况而言,确实不划算。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如何利用有限时间快速解题。行测朴素逻辑解题两大
第4篇 计算机专业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点讲解) 作者:admin
1.运算器中的运算结果可直接传送到()。A.RAMB.软盘C.ROMD.硬盘正确答案:A2.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A.存储程序,程序控制B.CPU由电子元件构成C.可以使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D.计算机应有一个操作系统正确答案:A3.计算机中,表示信息的最小单位是()。A
第5篇 高校学报属于什么期刊(高校的学报) 作者:admin
在中国9000多种期刊中,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约占四分之一,有2800余种。其中,高校社科学报又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其论文产出数量和相应的影响力却不成正比,按照《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数据,高校学报的平均影响因子仅为0.1102,是全部学术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0.2227的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