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行测容斥原理公式大全(行测 容斥原理)
- ·下一篇文章:相同元素分堆问题(相同元素分堆深刻理解)
表达沉默寡言的成语(沉默寡言成语四字词语)
【讷口少言】【缄口不言】【片言只语】
【辨析及应用】
★讷口少言<释义>不善言谈,说话不多。作谓语、定语。
★缄口不言<释义>指人闭口不说话。形容畏惧权势,言语谨慎,怕招惹是非,应当说的而不敢说或不愿意说。作谓语。
★片言只语<释义>形容语言文字数量极少。作宾语、主语;用于讲话、写信等。
【共性】
都用来表示说话不多。
【差异】
1.范围。“片言只语”可用于说话和写信,但“讷口少言”“缄口不言”只能用于说话。
2.侧重点。“讷口少言”强调话少;“缄口不言”带有畏惧谨慎的含义,相比较而言“缄口不言”表达程度更重,不说话。
<例句1>哪知道我方缄口不言,想着没有人知道,他却把隐秘的事告知别人,连我和他自己一齐出卖了。
<例句2>他的信每次总是片言只语,从不多写。
解析:例句1后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我们是不愿意说出这件事,所以符合这层含义的应该是“缄口不言”;例句2中用来形容书信内容少,所以只能用“片言只语”。
【默不作声】【不露声色】
【辨析及应用】
★默不作声<释义>表示沉默的样子。
★不露声色<释义>不让心里的打算从话语和表情上显露出来。
【共性】
都用来表示鲜少说话。
【差异】
侧重点。“默不作声”侧重沉默,不说话;“不露声色”侧重心里有打算,不显露。
<例句>我从不知道老板是否喜欢我的工作——他是个真正的不露声色的人。
解析:例句中表达出老板的情绪不轻易显露出来,满足这意思的只能是“不露声色”。
【鸦雀无声】【秘而不宣】【守口如瓶】
【辨析及应用】
★鸦雀无声<释义>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
★秘而不宣<释义>把知道的消息、情况隐藏起来,不告诉别人。
★守口如瓶<释义>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共性】
都用来表示不声张,没有声音。
【差异】
1.对象。“鸦雀无声”适用的主体是物;“秘而不宣”“守口如瓶”适用的主体是人。
2.侧重点。“秘而不宣”侧重在不公开,多用于书面语;“守口如瓶”侧重在守秘密,形容人说话谨慎,书面语和口语都可用。
<例句1>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人们面面相觑。
<例句2>如果公然宣旨,逮捕他们,势必引起叛乱,因此,接到圣旨,秘而不宣,召集了极少数的部将,商议对策。
解析:例句1的主语“报告厅”是物,所以只能用“鸦雀无声”;通过例句2中描述的“如果公然……引起叛乱”“召集了极少数”“商议对策”可以看出,此处是想表达是否公开,那么符合这层含义的就只有“秘而不宣”。
(本文系公务员考试网联合必胜课推出独家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提出对策的技巧和方法(申论提出对策怎么写) 作者:admin
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申论考试考察的重点。申论考试不但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文字表达、文体运用的能力,更重视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主要在提出对策的环节中体现出来。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
第2篇 行测言语理解高分心得(行测言语阅读与理解) 作者:admin
临近考试,各位考生的情绪越来越焦虑,对“技巧”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着各位考生,梳理一下在考前一周必须掌握的行测言语理解备考策略。一、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言语理解的题目题干多是“长篇大论”,这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但其实在阅读中也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各位考生能培养出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也能快速而准确的应对言语理解的题目。首先,保证每日半小时阅读。刚开始阅读时会枯燥、无聊又痛
第3篇 望闻问切中的脉指的是(望闻问切的脉是什么脉) 作者:admin
在行测当中,言语理解中的逻辑填空对于各位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能拿到分,但是拿不到高分,刷了很多的的题目,好像提高也没有很明显。那么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谈一下逻辑填空,谈一谈这部分题目如何去提高准
第4篇 兰州公务员补贴(兰州 公务员) 作者:admin
报名时间:2007年9月1日至3日报名地点: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本报讯(记者朱婕)8月23日,记者从兰州市人事局获悉,今年,兰州市将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副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268名。本次报名时间是2007年9月1日至3日,共3天,每天报名时间9:00至17:00。报名地点在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中国兰州工程技术人才市场。2007年l0月10日至12日,由本人
第5篇 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聘公告(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考公告) 作者:admin
陕西省2018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第一部分报考政策1.准备报名应注意什么?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报考指南》等内容,熟悉公务员招考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认真填报。网上报名时须凭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二代身份证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下同)注册。报名时,所提交有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