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 > 申论成功经验

    七步走打造申论王者--公考成功人士谈

    作者:池铄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5 11:39:11

    申论,取自于孔夫子的“申而论之”,“申”就是你的观点,而“论”就是指用你的话去论证你的观点。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考友都知道,申论考试多取材于当今的时事热点,像公共安全、苏丹红事件、汽车的超速超载问题等等,无一不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项目。公务员作为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好比一个司机,而车上所载的乘客就是人民,司机他的职责就是开好车,别让车子掉进弯道里,保障好车上乘客安全。正是由于公务员这职业的本职所在,公务员招录的过程当然要注重考查应试者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明白了出题者的“心思”再开始下手复习,目的性会更强些。

    偶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前两个月才复习申论的,话虽如此,却一直不重视申论,觉得不过就是写写东西罢了,没必要专攻,也没完整的写过一套申论试卷。终于,这样的应试心态让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1月26日的国家公考偶没能做完题目,只做到第三题论证文章的前500字就草草收场(题目要求字数最少可是1500啊),结果可想而知,最后成绩出来只有50多分所以偶曾在行测篇里告诫大家,务必要对申论引起重视!!行测可以不复习就考70多,但是申论呢,要是你压根没看过书,自己没练过笔杆子,想要高分绝对不可能,想想人家北大文学硕士才考个29分,你敢轻视申论??

    偶虽然懒,没完整做完一套申论模拟卷,但是平时也注意关心国家时政热点,阅读下时事,偶可是《南风窗》的忠实粉丝喔,在家的时候每期必买,然后好好细读,把里面一些经典话语都摘抄下来,私人珍藏 。而每周四出版的《南方周末》偶更是把其中觉得重要和精彩的评论剪做收藏,做成了一本美美的南方剪报,每次考试前拿出来看看,那种感觉真是幸福!!当然除了杂志之外我也有奋本专门的公务员考试教材来看的,当时买的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综合教材》,虽然是本包含了所有科目的综合性教材,但是看过后也还觉得里面对于申论部分解析的挺深入,挺全的,后来自己也懒得再去买单独的申论教材来看了。除了看杂志看教材外,偶平时也会去人民网的社评转转,看看人家专业评论员是如何去分析某一时事热点的,以及提出相关对策,好偷个师呢!

    偶一直认为功夫在书外,平时多关心国家时政热点的考友申论试场上绝对不会吃亏,起码你关注过这一热点,你就有东西可写,不会做到提笔都不知如何下文。偶更有一个习惯,就是记领导人的话语,这个小扬师兄就说过偶变态的,其实不然啊,偶认为有个领导人说过的话来支撑你的观点和润色你的文章,定能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变成你的闪光点。例如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温家宝总理曾说过:“能源的紧缺是制约中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艾滋病方面,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过:“艾滋病问题不仅是卫生问题,也是发展和安全的问题”。在征地制度方面,可以参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德“三句铁话”......要是文章有了这些话语的润色,定能增色不少,呵呵,当然,这都是靠个人长期以来多读报纸,多留意新闻来积累而成的。

    有了以上的准备运动,下面偶将介绍偶写申论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花不少于30分钟的时间来阅读材料,申论试卷的材料多数是一些新闻报道,或者某人物的话等等,只有在详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去了解出题者的意图,知道材料中所针对的是哪一个社会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拿高分。也许有人会纳闷,“几千字的材料需要花半小时时间吗?倒不如把时间花在写文章上面更划算?”其实不然,像06年国家卷,字数多得吓人,翻了一页又一页,当你读到后面时,恐怕前面材料说的是东西南北你都分不清了。所以一定要舍得花时间去磨材料。

    在阅读材料时,偶习惯在每段首都标上编号,然后在草稿纸上用4-8个字去概括这一段的大意。千万不可小看这功夫,接下来你就会看到它的威力了^-^阅读完整篇材料后,针对每段的大意,偶会把各段归类,例如,哪些段落是提出问题的,哪些段落是数学说明的,哪些段落是材料自身提出的解决方法,段落与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一场功夫下来,整篇文章的结构基本出来了,一目了然,不至于被几千字的材料弄到你晕头转向。

    针对材料中所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得初步思路,大概列个提纲,需知道,试卷都是要求保持整洁,忌划涂的,没有一个初步的提纲,很容易在书写文章时迷失方向以至于把文章改得一个一个疙瘩的。

    二、关于题目,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精辟、独到的题目往往能引起阅卷老师的留意,起码第一印象分数就已经不少了,所以大家务必要拟好题目。

    三、文章整体要做到“龙头猪肚凤尾”的效果。文章的开头就是“龙头”,与题目的作用一样,都是引起阅卷老师注意的工具,也是得高分的必杀技。“猪肚”指的就是文章中间内容要充实,就要像猪的肚子一样,多而丰富,让人觉得你肚子里是有东西可写的。至于“凤尾”想必大家都明白了,一篇高分的考场文章,精彩的开头和结尾缺一不可,总不能让刚被你精彩的文笔震撼到的阅卷老师顿时感到失望吧?通常文章结尾都是些振奋人心的话语,彰显国家、政府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决心与态度,反正能带给阅卷者一种震撼就达到目的了。

    四、其实整篇文章就是三个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是题目要求整篇文章字数是1500的,那么偶个人认为,“解决问题”部分是重点部分,也就是字数多的部分,起码要700字。其实想想就明白,作为一场公务员选拔的考试,考查的最主要还是你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是没有良好的解决问题能力,怎么能去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呢?而“分析问题”部分次之,我想这样一点,大家都应该知道哪部分是需要花时间去下功夫的了。

    五、在书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在“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部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部分相继加入不超过30个字数的过渡句。可以是“必须站在XX的高度去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结合材料分析问题原因如下:”......(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咯)

    六、在“分析问题”部分,每一个原因最好用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这样才显出你逻辑思维的缜密性,最好能每个原因一个小段,这样阅卷老师看起拉整个文章顺眼多了。“解决问题”部分也是如此,用其一其二其三来对应上面的原因,一个原因一个解决方法。一个社会问题的出现往往有很多原因,但最终离不开法制、政府、民众素质这三部分。在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的排列次序上面,偶一般遵循先治标后治本,从大到小,轻重缓急的排列原则来。

    七、书写文章时注意具体话语的灵活运用,宁愿换个说法也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语言的严谨性,标点符号要运用正确,当然书面要保持整洁那是必然的了。字体工整嘛最好是能做到咯,不行也确实没办法了,总不能叫你临急临忙去练字的(虽然偶的字也不漂亮^-^).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