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题库 > 公考真题

    乐器八音分别是什么(乐器的八音)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2 14:09:54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乐器八音和五音”。

    乐器八音

    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

    金,指以金属制造的乐器。如钟、镈、铙等。

    石,指以石或玉制成的乐器。如磬。

    丝,指以蚕丝等物做琴弦的琴和瑟等乐器。

    竹,指以竹子制成的笛、箫、箎等乐器。

    匏,指用葫芦制作而成的笙、竽等乐器。

    土,指以泥土烧制而成的埙、缶等。

    革,指用兽皮为主要材料制成的乐器。如鼗、雷鼓等。

    木,指用木板制成的柷、敔等乐器。

    五音

    “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在首调唱名的“do、re、mi、sol、la”,称五声音阶。

    刷题巩固

    01、我国古代用“金”“石”“丝”“竹”指代不同材质、类别的乐器。下列诗词涉及“竹”的是( )

    A. 珠帘夕殿闻钟磬,白日秋天忆鼓鼙

    B.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C.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D.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解析】C。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出自唐代杜牧的《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我国古代笛子通常由竹子制成,竹指代的是管类乐器,如笛、箫等。因此,选择C选项。

    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乐器;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

    A项:“珠帘夕殿闻钟磬,白日秋天忆鼓鼙”出自唐代李昂的《赋戚夫人楚舞歌》。钟磬是古代两种重要的击打乐器,磬是用石头磨制的;钟是金属制成的响器。

    B项:“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出自唐代李颀(qí)的《琴歌》。我国乐器古琴属于弦类乐器,属于“丝”。

    D项:“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出自晏几道的《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古筝属于弦类乐器,属于“丝”。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