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考研英语阅读理解a文章结构模式分类详解题(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文章类型)
- ·下一篇文章:管理类联考逻辑形式和论证(管理类联考逻辑讲义)
政治马哲怎么背(背政治方法)
在政治考试中,直接利用考试大纲上的知识点来出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是根据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将知识点下的某个具体概念或命题形象地、生动地组合起来。采用活生生的现实材料或具有实际意义的经典材料来制定材料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趣,但也暗藏杀机。这种情况让一些认真复习却未能取得满意成绩的考生感到委屈甚至困惑。他们觉得再这样下去,马哲将会有无穷无尽的疑问。这看似是摆在广大考生面前的一道难题,但实际上是一个伪题。这是我们考研政治复习的一个误区。 —— 我们把复习政治等同于“背政治”,甚至将其归结为死记硬背。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复习政治需要背诵,但并不完全靠背诵。在记忆的基础上,大家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梳理知识线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很多知识点和抽象概念,显得数量众多,难以掌握。但如果抓住其内在的逻辑线索,很多难点都可以得到系统梳理,形成一条“链条”。其中最根本、最有用的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决定性、意识能动性”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不仅是贯穿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线索,也是考试中重要的解题方法。
这一原则在第一章中表现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第二章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第三章为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的对立,以及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第四章表现为唯物主义反思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五章表现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社会关系与思想社会关系的关系。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进一步表现为政治上层建筑及相关的思想原则;在第六章中,它表现为生产力原理、生产关系原理、经济基础原理、上层建筑原理,或者说,它是由这两个原理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两个基本规律:——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规律,上层建筑必须符合经济基础规律;在第七章中,它们表现为社会形态的范畴,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也体现为社会发展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过程中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与自由的关系。
建立理论框架
回顾哲学最科学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建立理论框架开始。为什么要建立理论框架?试卷上的所有题目都是以哲学理论体系为基础的,出题的答案也必须按照理论体系来回答。为了弄清试题设置、理清答题思路,有必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框架,这一点非常重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对其研究对象的理论表述。他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和客观规律不是两个原理,而是一个原理。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客观世界中,按照客观规律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概括了我们的生活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提倡唯物主义?因为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为什么要坚持辩证法?因为客观世界本质上是存在辩证关系的。学习有不同的学科,生活中有不同的领域,似乎都有各自的规则。但事实上,世界是统一的,哲学的基本原理反映了统一的规律。
客观世界是物质系统,客观世界的反映必然是与物质系统同构的逻辑框架。一旦你理解了,这套东西就可以为你考试所用;如果你把它当作“追赶”,那就没什么了,而且还会影响你的思考和回答问题。
当我们大致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框架后,我们对政治评论就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当我们在考试中遇到一些奇怪的、莫名其妙的题目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前将其准备成一个良好的逻辑框架。对于审核效率较高的考生来说,这个过程几乎是“半自动”的。其他同学也可以根据理论框架有意识地逐步给自己定位。毕竟,主观题测试的是所有基本原理,而客观题也测试的是与基本原理相关的概念。原理和概念在理论框架和章节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不可能“出圈”。
突破知识节点
很多学生认为考研哲学复习的障碍一是前期看不懂书,二是后期看不懂题。白纸黑字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就是看不懂。我什至记住了一些部分,但我还是不明白。这正是哲学学科特有的抽象。为什么这么抽象?原因有二:一是研究对象;二是研究对象。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这些难点表现为系统构建时的一些重要的理论制高点和逻辑枢纽。如果这些困难与考试无关,我们可以绕过它们;但问题是它们往往是试卷上的直接考点。要想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应试水平,就必须敲开几个关节处的“硬核桃”,刺穿层层“窗户纸”。
其中一些核心难点是理解某一理论部分的逻辑起点和支点,如“物质”和“实践”;有些是理解某种理论线索的枢纽,如“矛盾”、“体系”;有些涉及更专业的主题。深层次的学术理论,如“重构”、“社会观念关系”、“文化”、“文明”、“以人为本”等。
有通过考试的同学问:“我已经掌握了很多基本原理,但遇到问题还是心虚,这是怎么回事?”这是由于对原理理解不够造成的。如果你不明白原理,你就没有能力在试卷上多得分、少失分。想要有效提升自身实力,就必须掌握几个核心概念,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比一般人更深层次的理解。强行记忆而不分析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记住”哲学不仅仅是记住圆周率之类的东西。哲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个有理论体系的东西,如果不按照它的理论体系去理解和背诵,那真的会事倍功半。最后,你会活活吃掉它并冲上战场。
将基础练习与材料练习分开
目前,真题中麻哲的内容主要以材料题的形式进行测试。因此,很多考生喜欢做材料题的练习,而对非材料的、直接的考试题不感兴趣。但在复习过程中,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材料题的特点是材料千变万化,题目灵活多变,但仍然考验基本功,即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复习前期,多做一些直接考查知识点的非实质性题是帮助考生打牢基础的有效方法,因为通过做题来掌握内容具有背诵、记忆等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效果。方法。背诵中经常被忽视的细节,也可以通过解决问题来澄清和加强。因此,建议考生有意识地将试题分为两个阶段。初期主要是多做一些直接考查知识点的非教材基础练习,然后以教材题为主进行复习。这样的区分更有利于考生的稳步提升。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