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常德市人力资源考试院|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 > 题库 > 行测模拟题

    公务员考试中的逻辑专题(公务员逻辑考试常见题目及答案)

    作者:admin  来源:www.cdrsks.cn  发布时间:2024-07-24 19:30:08

    第四节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一、关系命题的定义和结构

    1.关系命题就是断定对象与对象之间关系的命题。

    例如:56大于36。

    毛泽东和汪精卫不是同志。

    上述命题都是关系命题。例1断定自然数56和36之间的有“大于”的关系;例2断定毛泽东和汪精卫之间没有“同志”关系。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反映到人的思想终究是具有可真可假的关系命题,这种关系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关系命题的真假也是一个有待证实的。比如“地心说”关于地球与其他行星之间的关系的断定就是错的,随着科学观测和实验设备的提高,证明“日心说”关于地球与其他行星之间的关系的断定就要科学的多。其他如“多于”、“高于”、“等于”;“认识”、“朋友”、“相似”等等都是关系。

    任何关系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因此关系命题的对象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别为二项关系、三项关系……。我们只介绍二项关系命题。

    2.关系命题有关系、关系项和量项组成。

    关系:又称关系命题的谓项,是关系命题中反映对象之间关系的概念。

    关系项:又称关系命题的主项,是关系命题中反映具有某种关系的对象的概念。

    量项:是反映关系数量的概念。

    例如:有些参观者赞赏蜡像馆的大部分作品。

    这个关系命题中,“赞赏”是对象之间存在的关系,通常用“R”表示;“参观者”和“蜡像作品”是关系命题要断定的对象,叫做关系项,通常用a,b,c,……来表示。“参观者”是关系前项,“蜡像作品”是关系后项。“有些”、“大部分”等都是表示关系项的数量,叫做量项。

    3.思维形式

    具有二项关系的关系命题记为:aRb或R(a,b),读作a与b有R关系。其中“a”是关系前项,“b”是关系后项。

    注意:区别一个命题是不是关系命题的简单方法就是看这个句子能否分析为表达了一个具有相同谓项的联言命题。如果能,就是联言命题;如果不能,就是关系命题。

    例如:甲与乙是司机。

       甲与乙是同学。

    “甲与乙是司机”可以分为“甲是司机”并且“乙是司机”。但是“甲与乙是同学”就不能分析了,表明甲和乙之间存在一种同学关系。

    二、关系的种类

    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反映对象之间关系的关系命题的种类也是丰富的。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一般的共同的逻辑性质。这些关系的逻辑性质是逻辑研究的对象,这里只介绍对称关系和传递性关系两种。

    1.对称性关系

    关系的对称性是指当一事物a与另一事物b有R关系时,b与a是否也具有R关系。换言之,当aRb真,bRa是否也真。有以下三种可能:

    (1)对称关系:如果aRb真,那么bRa也真。

    例如:曾三是王梅的配偶。

    1公里=1000米。

    在这里,“配偶”和“=”就是对称关系。既然1公里等于1000米,那么1000米就等于1公里。如果曾三是王梅的配偶,那么王梅也是曾三的配偶。其他如:“邻居”、“同学”、“同时代”、“相思”、“不相等”等等也都是对称关系。

    (2)非对称关系:如果aRb真,那么bRa真假不定。

    例如:张三认识李斯。

    这里的“认识”就是非对称关系。张三认识李斯,但是李斯可能认识张三,也可能不认识张三。所以,“认识”这种关系是非对称的。还有如“信任”、“批评”、“喜欢”、“帮助”等等都是非对称的。

    (3)反对称关系:如果aRb真,那么bRa必假。

    例如:A大于B。

    李四是李丽的父亲。

    在这里“大于”、“是……的父亲”就是反对称关系。就是“A”和“B”之间色关系来说,既然“A大于B”,那么“B大于A”的关系必假。如果“李四是李丽的父亲”,那么李丽必然不是李四的父亲。其他诸如“早于”、“侵略”、“剥削”、“以北”、“之上”等等也都是反对称关系。

    2.传递性关系

    传递性关系是指一个事物a与另外一个事物b有R关系,并且b与另外一个事物c也有R关系时,a与c是否有R关系。这里有以下三种情况:

    (1)传递关系:如果aRb真,并且bRc 真,那么aRc也真。

    例如:甲大于乙,乙大于丙,那么甲必大于丙。

    这里的“大于”就是传递关系。如“小于”、“晚于”、“包含于”等等就是传递关系。

    (2)非传递关系:虽然aRb真,并且bRc 真,但aRc真假不定。

    例如:甲喜欢乙,乙喜欢丙。

    这里的“喜欢”就是非传递关系。因为甲可能喜欢丙也可能不喜欢丙。如“不相等”、“战胜”、“选举”、“同学”等等都是非传递关系。

    (3)反传递关系:虽然aRb真,并且bRc 真,但aRc必假。

    例如:甲是乙的母亲,乙是丙的母亲,那么甲必然不是丙的母亲。

    这里的“母亲”就是反传递关系。如“年长一岁”、“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垂直”等也是反传递关系。

    区分对称性关系和传递性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使用关系命题和进行关系推理。混淆了关系的逻辑性质,就会造成推理的混乱,使关系推理丧失逻辑性。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考试中的逻辑专题(公务员逻辑考试常见题目及答案)    作者:admin

       第四节关系命题及其推理一、关系命题的定义和结构1.关系命题就是断定对象与对象之间关系的命题。例如:56大于36。毛泽东和汪精卫不是同志。上述命题都是关系命题。例1断定自然数56和36之间的有“大于”的关系;例2断定毛泽东和汪精


      第2篇    公考 函数图像(函数图像问题如何解决)    作者:admin

       近几年行测考试中一般都会涉及函数图像问题,很多考生对函数图像题目的深刻印象停留在中学阶段,畏难情绪很重,基本不做函数图像问题,但函数图像并不是所有都难,还是有章可循的,中公教育建议大家掌握基本要点,遇到函数图像不再慌张,认真得分。【知识必备】一、常见函数:二、解题思路:(结合选项,趋同排除)1.确定分段点或状


      第3篇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改进)    作者:admin

       本篇内容中公事业单位(提供申论知识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文章内容包括理论短缺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制约、认识偏差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阻碍、实践不足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挑战、社会问题复杂多样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迫切要求。考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创


      第4篇    2016年4月电影有哪些(2016年4月电影上映单)    作者:admin

       时事评论背景:那些在电影院鼓掌、在故宫里狂奔的观众是可爱的,甚至是值得敬畏的。适应文化需求地平线的攀升,才能跟上市场和观众的脚步。电影院里并不是经常能听到掌声。与舞台表演不同,电影是一种创作者“不在场”的文化产品。然而近日,北京的很多电影院中,随着影片结束时屏幕变暗,鼓掌声会与片尾字幕一起浮现——北京国际电影节进入第六年,观众给展映影片由衷的掌声,既是对电影艺术的


      第5篇    公平 申论(关于公平的申论范文)    作者:admin

       【话题背景】高考在是很多学生眼中是结束枯燥学习生涯的一道关卡,因为它将为我们打开象征自由的大学之门。而对更多的人来说,高考则是一道人生的“龙门”,一跃或许前途广阔,或许从此平庸,因为它为今后步入社会决定了起点的高度。而就是这样一场对人生至关重要的考试,却始终不乏有歧视的嫌疑。高考虽然在全国各地同时进行,最终也将实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常德市人力资源考试院
    常德市人力资源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