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语句填充解题秒杀技巧(语句填充题技巧)
- ·下一篇文章:
触手可及的书(触手可及讲的是什么)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落下帷幕,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启动。预想报考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常会对公务员考试各方面的信息有着模糊不清的概念,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具体社会在职人员包括哪些人员?根据招考对象的不同,公务员录用考试分为社会在职人员录用考试和应届生录用考试两种。社会在职人员大体可包括以下几类:国有企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在职人员;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已经派遣过,即使未落实工作单位或户口仍保留在原就读学校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也可归属于社会在职人员范畴。考生们若还有其他公务员方面的疑问,可点击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特制作公务员考试解惑百科全书,为广大考生进行全方面的解惑关于公务员考试存在的各种问题。
随着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的临近,许多考生都在为自己的申论文章论述题而担忧,因为申论文章论述题占据着卷面40%甚至更多的分值,称之为申论的“半壁江山”一点也不为过,申论的写作可以说决定了申论的分值的高低档次。然而写作是多数考生的短板,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申论文章并不难,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为考生介绍申论文章的写作原则和评分标准,相信大家按照这些方法多加练习,一定能够提高自身申论写作水平。
一、申论文章的特殊性
但是申论文章还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内容性质上。考生们要明白申论写作的目的。一般议论文,我们可以对任何事情发出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申论文章是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政论文,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它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申论文章具有两个独有特征:源于材料、高于材料和政府角度。
(一)源于材料、高于材料
做过真题的考生们都知道,申论给的是篇幅较长的材料,这些材料就是我们写作申论文章的源泉。我们再写作的时候,必须要围绕着申论材料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而不能完全脱离材料大发议论。但是我们申论文章的写作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材料,要从材料中挖掘到自己的立意,把申论文章的着眼点放的高远一些,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更有可读性和思想性。源于材料、高于材料,这是申论文章的最主要原则。申论文章,要求针对给定材料进行申发论述,其实质就是划定了写作范围的应试作文。
(二)政府角度
作为未来的公务人员,考生们一定要学会角色转换,考虑问题一定要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政府角度,也是申论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则。申论考试是录用政府工作人员、模拟政府具体工作的考试,因此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认为,写申论文章时观点必须符合主流,把落脚点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能只考虑问题发生的原因和社会影响。很多考生在对申论文章的写作中,大部分笔墨都花在了对某些社会现象造成的影响的描述或者批判上了,而忽略了去解决问题,这就显得“本末倒置”了,所以得不了高分。考生们一定要摆正自己的立场,转换好自己的角色。
1.论述的观点要符合主流
观点符合政府意志,并同中央政策精神保持一致。“主流价值观”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础,观点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也是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可以引用“时代最强音”,即党和政府近几年发布的主要文件中的重点语句,以及当前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讲话内容中的经典语句,佐证文章论点。
2.解决问题才是申论之根本
要把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作为文章的归宿。在政府工作中,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问题,不存在发现和分析问题却不解决问题的情况。无论何种题目、任何主题,分析清晰都不是最终目的,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才是文章的最终要求。
二、申论文章的一般性
很多考生觉得申论文章显得高深莫测,其实其并没有表面看去的那样晦涩,申论文章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征,其必须具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1.论点
论点是文章所要议论或阐释的观点,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主张,要求正确、鲜明、有针对性。论点分为总论点和分论点。其中,总论点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总论点;分论点是对总论点的支撑和证明,多个分论点可以在一篇文章中同时存在。论点,决定了考生的文章的立意,文章的立意深刻,则是考生申论得高分的基础。
2.论据
论据是立论的根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论据必须真实、典型、精当、新颖。论据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理论论据是指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为正确的观点。考生在用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最好可以引用事实、数据,有理有据才能说服阅卷者接受你的观点。如果考生在短时间内想不到合适的数据或者例证,就可以以自己身边的小事和经历来切入,这样也会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3.论证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基本要求是有效、充分、适当。议论文的论点要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则是要解决“如何证明”的问题。申论文章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和反证法。论证方法不必新颖出奇,能有效证明观点就是完成任务;不要倚多为胜,足够反映问题、说明观点即可;不求惊人,把论证所需的各项要素安排妥帖,在稳妥的基础上求创新和突破。
相信考生掌握了申论文章写作的原则,再加上不断的知识积累,一定可以在申论写作上大显身手的。一定会得到理想的分数。在不到一个月的复习时间里,把握好复习要领,可以跟随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的复习步骤走,也可以根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推荐的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生备考教材(http://www.gjgwy.org/201303/2258.html)制定相应的计划。
相关文章:
第1篇 触手可及的书(触手可及讲的是什么) 作者:admin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落下帷幕,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启动。预想报考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常会对公务员考试各方面的信息有着模糊不清的概念,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具体社会在职人员包括哪些人员?根据招考对象的不同,公务员录用考试分为社会在职人员录用考试和应届生录用考试两种。社会在职人员大体可包括以下几类:国有企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在职人员;
第2篇 语句填充解题秒杀技巧(语句填充题技巧) 作者:admin
一、话题统一话题统一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分句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围绕着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1)保持主语一致。说话时要尽量保持主语的一致性。(2)保持陈述对象一致。保持陈述对象一致性,是做到话题统一的重要方面。二、前后照应前后照应指语段中信息要前后吻合,在表意上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1)词语照应。(2
第3篇 红包使年味变得更浓一辩(红包 过年) 作者:admin
发红包,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之一。然而,如今这却成为不少年轻人的一大负担。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了102名市民。结果显示,超过四成的受访者今年共发出了超过1000元的红包,单个红包里最多放入超过500元的人也占了四分之一。
第4篇 申论答题标点符号(申论中标点符号书写位置) 作者:admin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容易忽视一些小东西,虽然这些东西貌似不起眼,但是作用却非常大。同样的,在申论作答中,也有一样东西很容易被我们忽视。多数同学都不知道,只要利用好它,就能帮助我们快速找到答案要点,省时省力。它就是——标点符号。在做归纳概括题时,同学们一般只关注词汇和语句,但有时候我们分不清哪个词或句子更
第5篇 申论解释型综合分析题目技巧和方法(申论解释型综合分析题目技巧) 作者:admin
申论综合分析题在考生印象中留下同一个标签“难”,具体体现在:作答对象解释难、材料逻辑梳理难、多角度找点难、对策推断难等方面。为了让考生在2020年省考备战中克服困难、有的放矢,今天中公教育就针对综合分析中的高频考点——解释型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