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成人高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知识框架(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思维导图)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7 21:07:17

    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西安 重庆 成都 长沙 长春 哈尔 杭州 合肥
    苏州 太原 天津 徐州 厦门 郑州 宁波 青岛 南京 兰州 昆明 济南
    深圳 沈阳 鞍山 大连 福州 佛山 贵阳 黄石 荆州 吉林 内蒙 洛阳
    宜昌 湘潭 襄樊 新疆 无锡 唐山 镇江 河北 南通 株洲 南宁 南昌

    整理2013高三历史复习资料,内容是高三历史试题。这些试题有全国重点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高三历史必修三试题和高考历史知识点的专项模拟题。

    所有资料均免费下载,更多内容在:gaokao.xdf.cn

    2012年高考试题分项解析

    历史专题06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教师版)

    一.选择题

    (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工商业者出身的人不可授官,朝贤君子可授官),题中材料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项;题中材料也没有体现AC两项。

    【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三选修 中国古代史 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新课标)必修二 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201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1)马可 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 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A.泉州 B.广州 C.扬州 D.庆元

    【答案】:A

    【解析】:福建泉州港古代被称为刺桐城、温陵,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故选A。

    【考点定位】:必修二 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 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政策。

    (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1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2高考文综安徽卷1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2012高考文综安徽卷15)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 。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是

    图4 元朝行省图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2012高考文综福建卷1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答案】:C

    【解析】:阅读材料从材料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可以看出从管理的角度来设计都城,A是在宋代,B材料中没有涉及,题中材料限制了城市商业活动,D也应排除。

    【考点定位】:必修二 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 中国古代的商业。

    (2012高考文综福建卷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2012高考文综重庆卷12)图5所示是建于河南安阳的一位中国古代妇女的塑像。在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图5

    A.铁器 B.玉器 C.瓷器 D.漆器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