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文章: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措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文)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宪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 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⑴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
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⑵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⑶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⑷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涉及跨省级行政区划的,或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本预案指导全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1.5 工作原则
⑴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⑵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⑶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⑷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⑸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1.6 应急预案体系
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⑴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⑵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⑶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预案。
⑷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具体包括: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上述预案在省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
⑸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
⑹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
各类预案将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补充、完善。
[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措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作者:admin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文)1总则1.1编制目的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编制依据依据宪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1.3分类分级
第2篇 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作者:admin
社会现象切入点二: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最关键,具体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作用:一是"安全网"的作用。二是"平衡器"的作用。三是"助推器"的作用。四是"稳定器"的作用。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但是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还依然很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够完善,社会保
第3篇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的意义(实施更大规模的减费降税) 作者:admin
一、热点介绍“减税降费”具体包括“税收减免”和“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两部分。财政部部长刘昆在12月27日至28日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2019年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为全社会进一步减负。二、热点案例(一)刘女士是西宁市某商贸公司的销售经理,女儿正在接受义务教育,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应纳税所得额;刘女士是独生子女,赡养63岁的母亲,每月可按20
第4篇 提升文字综合水平(如何提高综合应用能力a类的答题能力) 作者:admin
文字表达能力是指能够根据管理工作需要撰写文稿,准确和清晰地进行书面表达。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是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决策思想,运用文字表达方式,使其系统化、科学化、条理化的一种能力。综A类考试中的文字表达能力的关键是让阅卷人能全面、准确地理解考生想要表达的思想,避免一些含糊和歧义存在,以求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从以下
第5篇 政府思维有哪些(政府思维五大要素) 作者:admin
在政法干警面试的综合分析题目当中,政府思维的使用非常重要,它能给考生两个明显的提升。一方面可以让考生在综合分析的答题方向上非常明确;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考生综合分析的答题深度。首先大家要了解一下,综合分析当中的政府思维到底是什么。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认为政府思维